「我的人生就是即戰力」特刊中詳細介紹學校科系特色,什麼樣的學生可以直接成為台灣Epson的儲備工程師?又是什麼樣的學生可以成為企業爭搶的斜槓人才? 還未踏出校園就被大廠挖角不必靠機緣,只要照著做,畢業前就已經拿到大企業門票! 跨出那步沒有那麼艱難,當走在出發的路上,你得到的比你想像的更多。
全國新冠肺炎中重症病患已突破五千人,為保存大醫院醫療量能,雙北醫師公會號召基層診所醫師,扛起社區醫療重擔,在疫情肆虐下成為民眾眼中的安定力量。
維護地球的生存環境,不僅僅是國家級政策,更是全球性的重要議題。淨零碳排已是全球風潮,台灣也順勢而為,在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推波助瀾之下,各大醫院紛紛簽署「永續發展倡議書」,承諾實踐ESG、推動淨零排放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為己任,持續發揮影響力。
醫療機構因特殊性,許多空間與機電設備需24小時使用電力,導致溫室氣體排放量居高不下。臺北醫院透過設備汰換更新、減少資源耗用,為衛福部所屬部立醫院節能省電第一名,今年6月完成112年度溫室氣體盤查報告,是第一家通過「ISO14064-1:2018溫室氣體盤查」的區域醫院。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挑戰,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11月2日舉辦第二屆專題論壇,聚焦「氣候變遷下孕產/兒童敏感群體之衝擊與調適」為主題,邀集學者專家共議並提出應對建議,呼籲社會正視環境變遷對孕婦及兒童的健康影響。
美國和哥倫比亞團隊的新研究指出,微塑膠和奈米塑膠在人類大腦中的累積濃度可能比腎臟和肝臟中更高,研究結果突顯出,我們需要更好的研究來瞭解人體組織(尤其是大腦)中,接觸、攝食和清除塑膠的途徑以及塑膠對健康的潛在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