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傳統農業社會,沒有現代的化學肥料時,大多都使用糞尿來施肥,於是有了「肥水不落外人田」的說法,古代不分中外還有挑糞行業把都市的糞肥運送到鄉村,如今已經很少人以此施肥,不過,在減碳風潮下,科學家又把腦筋動到「天然的肥水」上頭。
來自英國的希爾頓,透過採用再生農法,不僅擺脫對化學肥料的依賴,還透過出售有機碳權,大賺一筆,成為第一位出售土壤碳權的農民,他是怎麼做到的?
人們很容易認為平價的香蕉是理所當然的,《富比士》雜誌報導,它那黃澄澄的外表看似陽光明媚,但種植香蕉的農民卻面臨著極大的困境。 因傳統種植香蕉在大型單一栽培的農場,密集種植的農法致土壤退化,迫使農民持續依賴化學肥料和殺蟲劑,危及當地水資源及工人和周邊社區人們的健康。更糟糕的是低廉的市場價格進一步的低工資和惡劣的工作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