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緩解氣候危機,許多新的綠色技術陸續被開發出來。風力和太陽能發電廠將取代燃煤和天然氣發電廠,電動汽車將取代汽油和柴油車輛。隨著人類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將逐漸降低,全球暖化的壓力可望減輕。
剛果共和國的一名礦工,在全球最大開採「鈷」礦的 KCC 公司工作,早上 7 點就準時打卡上班,晚上 6 點下班。他的工作看似普通,但卻大大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因為小至手機、筆電,大至電動車的電池,都需要用到由他開採的「鈷」來進行製造。
塑膠垃圾是現代全人類文明共同的問題,不過,在環保意識缺乏、公共垃圾處理能力低落的第三世界國家,問題特別嚴重,在民主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舊稱薩伊),垃圾到處亂丟無人清理,數以千計的塑膠瓶罐漂滿主要河流魯濟濟河,情況嚴重到水力發電廠渦輪不時會因為遭到大量垃圾堵住而停擺導致停電。
「北半球國家必須為氣候災難付出代價!」肯亞、剛果青年在第二十七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開幕前一個月,上街頭抗議。非洲國家的碳排放只占全球百分之四,卻受到最大衝擊,肯亞青年瓦圖蒂控訴:「這不公平,富裕國家必須兌現氣候融資的承諾。」
剛果的巨大泥炭地是地球上一個巨型碳儲存庫,但新研究發現,乾旱會導致泥炭地地下水位下降,使泥炭暴露出來並分解,釋放大量碳。過去幾十年剛果盆地中心乾旱時間越來越長,科學家擔憂,此地已成為巨大碳定時炸彈,加速氣候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