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Amazon)日前宣布,將在澳洲、法國、德國、義大利、南非、瑞典、英國,以及美國境內建造 26 座公用事業大規模太陽能、風力發電廠,總共 127 項綠能開發計畫,這也代表,亞馬遜擠下 Google,成為世界上最大綠電採購企業。
根據美國能源情報局 (EIA) 本周報告,太陽能產業將引領今年發電量擴增。 公用事業規模的太陽能專案 2024 年將占美國新增產能的 58%,從而提高全美發電量。
雖然今年太陽能股大幅下跌,綠能投資人卻在公用事業股的投資取得了強勁回報,成為2024年美國股市的亮點之一。人工智慧(AI)應用和數據中心對電力的激增需求,推動了公用事業和電力生產領域的投資,預計未來所有主要客戶群體的收入都將增加。
AI熱潮與美國電網升級推動電力需求激增,MSCI亞太公用事業指數今年上漲近14%,可望創2006年來最佳年度表現,台股表現更亮眼,今年迄今雲豹能源(6869)飆漲1.3倍,華城(1519)則股價翻倍,漲幅領先其他亞太同業。
《彭博》報導,根據瑞銀 (UBS) 信用策略主管 Matthew Mish,如果賀錦麗 (Kamala Harris) 在今年 11 月 5 日的美國總統大選中獲勝,將提振基礎工業、資本財公司和公用事業的債券,若是川普 (Donald Trump) 勝選,將有利於能源、航太國防和汽車產業的債務。
隨著半導體與AI產業大規模擴展,台灣在用電需求顯著增加的大環境下,同時還要追求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在雙重壓力下,傳統再生能源如太陽能與風能的發展面對瓶頸,勤業眾信永續轉型服務團隊的電力、公用事業與再生能源產業負責人合夥律師林孟衞分析:「氫能將是未來台灣能源布局中的關鍵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