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暖化影響,各國愈漸注重再生能源的推動與落實,《今周刊》於 6 月獨家直擊丹 麥風場最新的發展,今(20)日舉辦第三屆轉型能源綠色經濟國際論壇,邀請到被稱為「丹麥風 機之父」的 Henrik Stiesdal。
由250家企業組成的非營利組織BSR(Busines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亞太專家撰文指出,在全球化的影響之下,企業於拓展據點與市場時,應該更需要考量供應鏈的運行狀況。其中有關供應鏈的六項深度思考,將可幫助企業確保與供應鏈一起韌性成長
金融產業將迎來全新格局,金融業者都在思考如何得到專業人才,畢竟掌握專業人才就能得到未來,長期為金融業者培養人才的台灣金融研訓院也因應國際趨勢設計更多新的金融教育課程,培養出有科技力、普惠力、規劃力、永續力的新人才,成為新時代的金融教育典範。本文整理自2020年亞太銀行學院協會(APABI)會議之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黃崇哲英文演講。
疫情肆虐,各國莫不推出各式紓困方案,紓困設計主要是增加對疫情衝擊的抵抗力,而未來能否健全的復甦,則有賴新的生產模式與創新的服務型態。
桃園市政府已完成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自願檢視報告(Voluntary Local Review,簡稱VLR),鄭市長文燦於2020年9月23日透過亞太社創高峰會晚宴親自正式對外發表。桃園市VLR納入了288項亮點施政計畫、59項評估指標,向國際展現永續發展上的務實與視野,並據以作為施政的綱領,為市民打造美好且與世界接軌的永續城市。
能源供應是經濟發展重要動力,而在全球環境永續發展的共識下,如何邁向能源轉型,發展出兼顧環保與低碳的能源選項,儼然已是世界各國必須積極面對的課題。
為增進公司治理及社會企業責任,玉山金控於9月正式簽署「責任稅務原則」(Responsible Tax Principles),成為亞太地區簽署責任稅務原則的首家企業,落實稅務管理,公開揭露稅務相關資訊,協助建立更公平的稅制。
美國總統大選已然落幕,對中強硬的美國總統川普落敗,外界高度關注拜登團隊對台灣的態度;日前,拜登外交顧問、美國前亞太助卿坎貝爾公開表示,盼降低兩岸緊張情勢,引發外界關注。 總統蔡英文今(10)日藉國際人權日演說,首度在美國大選後,對中國表達不願永久對立、捍衛自由立場,重申和平、對等前提下的交流。根據學者觀察,美台之間,正試圖建構一個「後川普時期」的美中台新框架。
人口老化和環境災害等問題,加上ESG投資的優異表現,使亞洲投資人開始關注ESG。本刊特別邀請MSCI亞太區業務部總裁暨董事總經理林偉傑,分析ESG在亞洲的成長。
氣候變化被列為未來三至五年對投資決策最具影響力的三大趨勢之一。逾半亞太區投資者把氣候因素納入投資決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