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離岸風電打造產業生態系 助台鞏固綠色競爭力

離岸風電打造產業生態系 助台鞏固綠色競爭力
撰文: 產業熱焦點     分類:沃旭能源綠能永續趨勢 日期:2024-05-10

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第2期選商於今年4月截標,吸引國內外業者投標。據經濟部資料統計,截至去年,台灣離岸風電建置容量達2.25 GW,成為全球少數離岸風電突破2 GW的國家。近期離岸風電又傳捷報,全台首座大規模遠岸風場─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正式完工,每年生產的乾淨電力將提供百萬台灣家戶年用電量。

今年四月,沃旭能源宣布900 MW的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正式完工併聯,成為亞太區最大營運中的離岸風場,台灣整體離岸風電裝置容量更進一步提升。對此,沃旭委託台灣經濟研究院 (以下簡稱台經院) 進行研究並發布「風起台灣:共創綠能社會經濟價值 – 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案例研究」,分析結果顯示該風場在過去6年開發建置期間,除了能夠提供乾淨能源外,在開發建置過程中還創造了新台幣5,230億經濟價值,超過去年台灣電動車產業全年四千億產值,且為啟動離岸風電產業鏈、社區和環境帶來重大長期利益。

 

◎亞太第一大風場  培育在地人才

 

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作為亞太第一大規模風場,除了是台灣離岸發電裝置容量的重大里程碑外,產業的技術規格、海上施工的環安衛要求等磨合過程也是帶動台灣新進入離岸風電產業的在地供應商從無到有建立技術、服務、及累積實績的重要關鍵。台經院針對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的案例研究中也揭露,該風場的建造過程中,共計與超過200家在地供應商與下游承包商合作,在水下基礎、變電站、風機等相關工程領域創造1,100個工作機會、透過供應鏈間接創造超過7,200個工作機會。

 

◎建置本土供應鏈 創造綠金商機

 

放眼全球離岸風電大國的成功經驗,無一不是經過二三十年的摸索與累積成果,不僅技術門檻高,風場開發所需資金亦十分可觀。台灣在發展離岸風電的進程上,雖有世界最佳風場的先天優勢,但離岸風電產業為我國新興產業,國內廠商的技術跟經驗需從頭建立並持續透過執行專案才能進一步成熟與提升國際競爭力。面對經濟部持續朝2025年興建560座風機、5.6 GW裝置容量目標大步前進,沃旭除了協助台灣加速綠能轉型外,更引進相關技術與資金,打造本土供應鏈,更在此過程中促進在地經濟發展,成功交付許多在地化實績。

 

其中包括風場所需的111座風機塔架,全數由金豐機械工業偕同CS Wind在台製作,世紀鋼鐵、台灣國際造船與台朔重工攜手打造210支水下基樁,佔總數333支的6成,以及協助興達海基完成六座管架式水下基礎,成為唯一從零件到組裝百分百都在台灣完成的歷史紀錄。

 

此外沃旭也與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合作,提供新台幣6,000萬元離岸風電供應商輔導基金,協助台灣具發展潛力的供應商提升技術能力並擴大產能。合作廠商之一的台欣工業便善用補助款,在彰化投資5億元建立新的基樁與管架式水下基礎腳柱生產線,擠身本土離岸風電零組件供應商之列。

 

除了使用台灣製造的零組件外,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也帶動國內上中下游相關產業供應鏈,如船舶製造與海事服務等。台經院的研究也提到,沃旭是台灣離岸風電業界唯一打造「運維台灣隊」的風電企業,打造全球首艘客製化台灣籍維運作業船「大三商領航號」外,更在台中港投資興建亞太最大運維中心,以及成立數十人本地運維團隊。

 

從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的例子來看,離岸風場建置不僅協助台灣鞏固綠色競爭力,更透過扶植本土供應鏈,帶動台灣新興產業的發展。隨著更多離岸風場陸續完工,在協助台灣企業邁向淨零轉型目標的同時,預期可持續為台灣產業轉型升級搶占綠金商機。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