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重建桃米社區,在地創生營造水沙連大學城的綠色經濟

重建桃米社區,在地創生營造水沙連大學城的綠色經濟
撰文: 廣告企劃製作     分類:USR校園永續 日期:2018-08-06

由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曾旭正擔任主持人,農委會特生中心前副主任彭國棟、新故鄉基金會廖嘉展董事長以及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副校長江大樹三位與談人,以綠色成長與循環經濟結合作為主題,聚焦埔里,共同討論及分享如何以「生態環境為本,公民參與為用,跨部門治理為體」推動生態社區發展。

在地創生論壇以綠色成長與循環經濟結合為主題

 

位於埔里的桃米社區也曾面臨傳統農村常見的產業沒落、人口外流等困境,歷經921震災後,開啟重建契機,經由暨南大學串聯政府、公民團體及在地居民的力量,18年來透過專業非營利組織長期培力,以及桃米社區居民自發性參與學習,共同投入「生態村」社區總體營造,成為大學協力社區持續發展的成功典範。

此次焦點論壇,便是由長期從事台灣社造工作與研究,以及十分關注農村議題,曾投入921災區規劃與重建的國發會副主委曾旭正先生擔任主持人,並邀請到實際參與震災後社區重建工作的三方代表,分享如何讓沒落的傳統農村,轉型成為一個融合生態保育、自然文化資源豐富的理想城鎮經驗。

 

彭國棟老師強調生態旅遊結合保育、社區發展

 

生態為體,產業為用,開啟跨域合作

農委會特生中心前副主任,同時也是社區生態導覽解說講師的彭國棟老師,首先對於「社區生態旅遊」提出了幾個觀念導正,他表示:「生態旅遊不是到當地隨便走走看看,它不僅可以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與經濟,也承擔保護自然環境的重責大任,是結合保育、社區發展的一種永續旅遊方式。」因此在推行生態旅遊時,必須要以負責任的態度、明確的目的,包括觀察、欣賞、學習、研究、體驗等行為,盡可能減少對環境所造成的衝擊,而是有利於當地保育、經濟收入和社區發展,生態旅遊涉及生態專業、教育心理、教材教法、環境倫理、遊程規劃、解說技巧、企業經營、行銷及利益分享等,需要專業的詳細規畫及準備,尤其是專業培訓和輔導。

 

彭國棟老師以桃米社區為例,說明當地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居民們希望建立一個「桃米生態村」,因此以「生態為體,產業為用,文化深耕,社區自主及跨域合作」作為桃米社區發展的核心理念,18年來,由特生中心、新故鄉基金會、暨南大學進行跨域合作,推動社區永續生態工作,包括生物資源調查及監測、生態工法、生態綠化、河川及濕地保育、生態教育、民宿及生態旅遊等。他補充道:「目前桃米生態村共培養了24位生態講解員,讓此處不但成為一處優秀的生態教育學習場域,未來也將持續深耕,進行更廣泛的跨域合作,希望將這樣的經驗擴展與複製到其他地區。」

 

 

現場湧入關心USR議題的民眾

 

教育學習,是改變社區的原動力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在921大地震後,積極投入埔里地區的災後重建工作,其中也包括了桃米社區的營造工作,他認為社區中的資源涵蓋了五大要素:生活環境、自然生態、產業經濟、歷史文化和人,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人」,也就是「社區主人的社區意識」,唯有當地方的人們有自我認同、價值創造的意識時,才能夠形成所謂的「社會力」,像桃米社區就是歷經震後從無到有,重現豐富資源與地方價值再現的最佳實例。

基於「教育學習是改變社區的基石」這個理念,新故鄉文教基金會開設了一系列生態課程,藉由各種培訓課程,不僅培養了許多具有豐富保育知識的生態講解員,也能夠讓村民們轉變觀念,深刻了解當地生態資產和經濟價值。

此外,廖嘉展董事長認為,要鞏固地方轉型力量,需要產、官、學、社、NPO跨域合作,結合生態保育、觀光產業、文化產業、公共治理、生態城鎮的能量,以公共利益為前提,透過常民參與的集體合作,開創人與環境雙贏發展下的社群經濟營造。而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從社區營造轉化到社群營造,從個別產業到區域的產業發展獨特經驗,正是台灣內需型產業發展的代表之一。

廖嘉展董事長說:「觀光發展只是手段,真正目的在於激發居民的自發、自主、自信精神,以及感動生命內裡的無價文化,這樣才能創造生態與心態富足交融的新故鄉。」

 

 

農委會特生中心前副主任彭國棟、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副校長江大樹、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曾旭正以及新故鄉基金會廖嘉展董事長 (由左至右)

 

大學協力社區,永續在地創生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副校長江大樹認為,USR的任務包括扎根蹲點社區,與社區共同面對、解決問題;長期相互培力、建立協力平台;引介專業資源,提供專業知識與技能;實驗行動先行,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和實際作為,最後再不斷進行滾動式的修正。他說:「像是埔里研究會,就是由一群熱愛討論埔里公共議題的暨大師生與埔里鎮民,所共同成立的非正式組織,目的在於做為鎮內公私部門對於地方公共議題開放性的分享與交流平台,並配合議題的設定,定期邀請其他縣市鄉鎮的實務工作者前來分享經驗,希望可藉此型塑對埔里在地的行動共識與方案。」

江大樹副校長表示,從桃米社區經驗到營造水沙連大學城的綠色經濟,不難看出藉由大學在地教研能量,可縮短南投各地區在地公共組織的努力期程,提升暨大與在地公共社群合作的共伴效應,以及透過在地行動經驗的累積,扮演地方發展智庫,還能連動影響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與推展,促進區域內各地方創生能量的影響力。

主持人曾旭正於結語時呼籲,暨大以陪伴與協力地方共同發展的模式,所建立起的水沙連大學城辦學典範,期望能帶動更多學校投入與持續此計畫的推動,發揮更廣大的正面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