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台灣農業從業人員,致力推動食農教育精神和資訊透明化,促進民眾更有意識地選擇台灣在地食材,並且透過農產品讓人與土地重新連結。
二○二五年,「鮮乳坊」邁向第十年。我從單純的獸醫醫療工作,踏入農業現場,與農民建立關係,進而有了創立鮮乳坊的契機,期望搭起農業和食物的橋樑,並以「建立動物健康、農民驕傲、消費者信賴的健全食農生態」為使命。
但,什麼是健全食農生態?在鮮乳坊成立時,並沒有太多前例可明確定義。為此,我們嘗試將產地資訊透明化,成為民眾的眼睛,用各種影音、文字素材,帶大眾認識農業現場;也把產品作為載體,標示產地名稱,而非像過往的品牌操作,僅把產地作為產品行銷的代名詞。
國內碳權交易將開跑,中小企業面對碳市場,至少要知道這五大行動方案
從新北石門到彰化芳苑,永豐銀行守護溼地,實踐永續願景
「黑色半導體」海苔不只是零食,如何從餐桌走向碳匯?韓國海藻藍碳永續布局揭密
高溫與空污是心血管疾病隱形殺手!保誠攜手臺師大發布白皮書,揭氣候變遷健康危機
生物炭為何爆紅?微軟、Google都在買,COP30帶動全球關注,台灣如何掌握碳市場新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