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台灣農業從業人員,致力推動食農教育精神和資訊透明化,促進民眾更有意識地選擇台灣在地食材,並且透過農產品讓人與土地重新連結。
二○二五年,「鮮乳坊」邁向第十年。我從單純的獸醫醫療工作,踏入農業現場,與農民建立關係,進而有了創立鮮乳坊的契機,期望搭起農業和食物的橋樑,並以「建立動物健康、農民驕傲、消費者信賴的健全食農生態」為使命。
但,什麼是健全食農生態?在鮮乳坊成立時,並沒有太多前例可明確定義。為此,我們嘗試將產地資訊透明化,成為民眾的眼睛,用各種影音、文字素材,帶大眾認識農業現場;也把產品作為載體,標示產地名稱,而非像過往的品牌操作,僅把產地作為產品行銷的代名詞。
開特斯拉上阿里山,竟因缺電受困!貝萊德也投資,源點科技只花五年,崛起成台灣充電樁霸主
從新北石門到彰化芳苑,永豐銀行守護溼地,實踐永續願景
10年百億綠色成長基金如何申請?投資對象、申請條件、時程,6大QA一次看
現場告白╲飼料桶太乾淨、災損產量少……都遭政府質疑養假的 漁民控脫離現實「管太多」
漁電雙殺系列3—突襲!南市府提出釐清綠能設施遮蔽率法規,全台案場緩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