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什麼是台灣小農?龔建嘉:全聯「天菜賣天菜」擺脫刻板印象

台灣小農的價值
撰文: 龔建嘉     分類:多元產業創新 日期:2024-06-12

台灣的農業早已不是落後的現場,專業、乾淨、科技,是台灣農民值得被看見的樣子;
從產地到餐桌,做到品質揭露、透明溯源,正是台灣農民最重要的價值。

我過去在專欄中曾提到「被玩壞的『小農』經濟」,因為在食安風暴後、方興未艾的小農風潮當中,沒有定義什麼是「小農」,以及到底這個詞的價值與意義為何,而慢慢變成一個被濫用的意識形態。

 

在通路貨架上的品項,許多為大型食品公司所推出具農民意象的新包裝設計,與特定農民不一定有關係,成為感性卻沒有內涵的口號。若來源與訴求交代不清楚,則會出現濫竽充數的狀況,反而導致真正的獨立農民,更難有發聲的機會,也慢慢讓消費者的支持,因沒有依據而疲乏。

 

而最近我看到全聯進行「我生產的,我負責」的宣傳活動,重新闡述小農經濟學,依照不同的農產品特性,提出「農家鮮採」、「平價有機」、「生態農作」、「節能養殖」、「裸賣減塑」的訴求,來賦予門市的小農專區,真實差異化的意義。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