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8、9歲進入百貨業,都是在國內名氣很大的百貨公司工作,從事專櫃銷售,前後做了將近十年。剛開始我很菜,那些經驗老道的姊姊們每個月業績都很高,我就在旁邊觀察他們怎麼銷售,百貨業不能講真話,不好看也要說好看。
剛開始我也這樣學,客人試每件衣服我都說好看,每一個東西都希望她買,但是你越這樣,客人越不會買,你講她像仙女也沒用。
後來我學會了,講說「這件衣服的線條往前拉,很修飾身形,或是垂墜感的設計很有重量,視覺上能拉長身高。」這些似懂非懂的話術,消費者很吃這套。
你問我真的很懂嗎,當然沒有啊,也是有點懂又不太懂。
關於促銷,不能說的秘密
我們在促銷檔期,或週年慶這類的優惠期間,「滿一萬五千元送xx行李箱」這樣的標語很熟悉吧?其實這些行李箱都很差,是拉沒幾次會壞掉的貨色,很多客人買到差個幾千元,我都會叫他們湊,叫他們買,其實我心裡都覺得會下地獄,很想說「大家為了要滿額送的贈品所多花的錢,都不曉得可以買幾個好的行李箱了!」
其實很好看的衣服數量不會多,暢銷的貨都九折到七折時就銷售一空,好看的東西不會等到單一特價時還有,都是後來「再製」的!
像是週年慶時,每個櫃位放在前面做展示的那套,明明櫃上也有幾乎一模一樣的,外面那套賣得會比較便宜,就是為了做促銷另外再做出來的衣服,不是原版的,材質也比較差。花車上也都是醜的,上一季、上上一季,N年了,但是會跟今年的混在一起,混在一起就會都賣掉了,這樣還賺耶!價錢跟現在比較新的衣服混在一起賣,根本沒人會發現那是清倉的概念。還有外面常看到的聯合特賣,常常都是清倉貨,很有可能外面放的那套吸引你進來的衣服是原版的,裡面賣的就不一定了。羊毛出在羊身上,這句話是真的。
台灣的銷售方式我覺得很不好,銷售就是要鼓勵人家消費,但是方向是錯的。有好的東西應該叫客人買好的,但我們卻要去推一千五的爛東西,裡面那件五千比較好,客人穿好的東西穿七年,好嗎?百貨業會說不好!這樣的業績不是真的,這種行為我會痛苦。回到本質,人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要這樣大量地買?
看盡人生百態,轉業後心靈更踏實
我的職業也讓我看盡人生百態,有貴婦帶著女兒來櫃上,女兒想買我們一件三千的牛仔褲,媽媽大聲罵說「上個月給你買的三萬塊的xx牌牛仔褲你不穿,要來穿個三千的?」。
也有沒結婚沒小孩、也不和家人住的阿姨,每天都來買一件衣服,和我們都很熟,她很寂寞沒有朋友,只是想找人陪。
還有一個媽媽常常來買衣服,隔天老公全部拿來退,因為媽媽心理生病了,會去每一個櫃位買大量的衣服,透過消費得到滿足。
我現在轉行成為收納師,已經進去超過500個家庭做斷捨離。在百貨業讓我發現這個天賦,我擅長收納整理,兩個工作其實很衝突,我在百貨有業績壓力,我要call客、要強迫他消費,但是收納師去到客人家不用強迫他丟或買,而是教他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我曾經去過一個80幾歲老奶奶家,在她50年沒整理過的衣櫥中,找到她過世很久的媽媽、留下給她最後的禮物。那一刻我們兩個都哭了,也讓我體認到這個行業很有意義,不只是在整理物件,甚至整理了她的人生。
現在我覺得很踏實,我不再說假話,不再逼迫別人買不適合東西,我的反思是,我們的消費模式和價值觀走在錯誤的方向,「逼客人買,限時限量,買了再說」,總之讓消費者把錢掏出來就對了。
有機會的話,我很想讓企業們知道,買對東西,用得長久,才是企業可以長久獲利,並且和消費者維持正面關係的方法。
※本文獲減法生活授權轉載,原文:櫃姐的告白—在百貨專櫃教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