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經濟成效斐然,符合SDGs第12項目標
近年來,雲林縣不遺餘力地推動綠色經濟,從畜牧糞尿資源化利用、一般暨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到太陽光電,成效斐然。
截至今109年年底,雲林縣共有超過332家的畜牧場取得「畜牧糞尿資源化利用許可」,既可減少化肥使用、改善河川水質,還能發展沼氣發電,執行成效堪稱全國第一,加上109年於虎尾正式啟用的「零廢棄資源化系統」(ZWS),皆完全符合SDGs第12項目標「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
縣長張麗善說:「雲林縣沒有焚化爐,為解決一般暨農業廢棄物大量囤積問題,因而啟動ZWS暫解燃眉之急。目前,每日可處理150噸垃圾並產製出35~40%的燃料棒,其餘廢料壓縮至17%,其中80%為有機質與砂石,可作為掩埋場的覆土,剩下的20%內含輕質塑膠、玻璃陶土等,能當作控制性低強度混凝土的基材;農業廢棄物也一樣透過ZWS,把秧苗盤、種苗盤、地膜等農廢料製成燃料棒,循環再利用。」
不只如此,雲林縣也是全台太陽光電發電量前3名的縣市,在堅持「一地兩用、地盡其利」之原則下,張麗善只選擇建築物屋頂、不利農業經營的地層下陷區及創新漁電共生專區作為太陽能光電設置場域,絕不占用良田種電,同時還與能源業者合作,結合長青食堂與太陽光電,成立全國第1家「長青光電食堂」,每年可發電1萬8,850度、減少排碳量超過9,500公斤,相當於2,500台冷氣1日排碳量,售電電價年達8萬元,節電與收益雙管齊下。
健康福祉面面俱到,打造宜居城市
不僅「長青光電食堂」獨步全國,雲林縣更大力落實SDGs第3項目標「確保健康及促進各年齡層的福祉」,加上縣內老年人口比例位居全國第二,縣府積極推動長者照護、健康促進及守護長幼安全等政策,使其今年11月底於國健署舉辦的「109年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評選」中,榮獲「韌性與創新獎」、「健康平等獎」及「不老獎」等3大獎項,創下史上最佳紀錄。
「雲林天倫D+卡,就是我們極富創新做法的代表!」張麗善表示,這是一張僅有25公克、低耗電量的智慧感應卡片,透過藍芽技術定位和導入IoT 感測器偵測,即可進行精準定位,協助家人隨時掌握孩子及長輩的行蹤,尤其卡片還有SOS功能,一旦長者跌倒、身體不適或者迷路,只要按下SOS鍵,便可立即發出求救訊號與定位點。
為了提高天倫D+卡的使用率,縣府不僅將卡片置入長者願意隨身攜帶的香火袋中,還運用「祖孫情」的力量,只要祖孫每天皆配戴卡片出門,孫子就能獲得回饋點數兌換獎品,而長輩為了疼孫也願意配戴並增加出門社交的意願,進而延緩老化,稱得上是一石二鳥。
此外,雲林縣亦是全國第1個推出「失能老人親屬照顧津貼」與成立「長期照護科」專責照顧失能者的縣市;但鮮少人知道,推動這兩項政策竟是來自於張麗善擔任護理師期間的體悟。
她感慨地說:「在醫院看過太多心酸的故事,其中不乏因經濟能力不佳而無法善盡孝道的人。所以當上縣長後,針對為照顧家人而無全時工作的縣民,予以津貼補助,同時搭配『家庭照顧者設立家托據點專案』,經專業訓練後,照顧者亦可成立家托據點,照顧自己家屬及其他3名失能者,既能獲得穩定的收入,也可增加縣內的照顧人力。」
曾擔任護理師的張麗善將心比心,為照顧家人而無工作的縣民,予以津貼補助。
除了年長者,縣府在各年齡層的福祉促進上也卯足全力,例如:鼓勵私幼轉型準公共幼兒園、學童享有超高CP值的營養午餐、全縣國中小學每間教室皆裝設冷氣,以及自108年起,國一女學生免費施打保護力較高的九價HPV疫苗有效防範子宮頸癌……等,儼然是座宜居城市。
地方創生,翻轉偏鄉弱勢
「口湖鄉、古坑鄉、土庫鎮及麥寮鄉之地方創生計畫均已通過,數量居全國各縣市之冠!」張麗善十分引以為傲,並冀望導入智慧科技,吸引青年人口回流,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這正符合SDGs第8項目標「合宜工作與經濟成長」,進而翻轉偏鄉弱勢。
她指出,「口湖台灣鯛」在導入智能AI技術後,只要用手機App就能遠端監控養殖池,並以較少空間及用水量的友善養殖法,提高產量;「古坑咖啡」也同樣轉型為智慧咖啡,從田間種植、烘焙加工到倉管銷售,皆能透過科技與大數據精確掌控,未來更朝向六級產業化發展。
張麗善運用智慧科技推動永續政策,期許下一代以雲林縣為榮。
邁向永續城市,讓下一代以雲林縣為榮
「雲林上場!」既是張麗善的施政主軸,亦為躋身永續城市的實際寫照,尤其善用智慧科技來推動永續政策為其亮點,讓張麗善期許:「我要翻轉大眾對雲林的刻板印象,讓下一代以雲林縣為榮!」
(雲林縣政府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