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重電股華城寫下台灣最強飆股紀錄!在沒人看好綠能時就進場,總經理許逸德揭這4大原因

重電股華城寫下台灣最強飆股紀錄!在沒人看好綠能時就進場,總經理許逸德揭這4大原因
撰文: 經理人/簡鈺璇     分類:ESG投資趨勢     圖檔來源:侯俊偉攝 日期:2024-09-20

成立於 1969 年的華城電機,耕耘超過半世紀後,在 2022 年股價從 48 元,漲到 340 元,以 620% 的年漲幅,居全台上市櫃公司之冠。此後漲勢依舊強勁,2024 年 7 月,華城(1519)與台積電股價同時突破千元大關。

什麼樣的機運,讓華城電機寫下近年台灣最強的飆股紀錄?

「有人說,豬站在風口上,景氣好時都會飛起來,但是你沒辦法解釋,豬怎麼匍匐前進到風口去準備?」華城電機總經理許逸德說,華城今日的成績,是公司多年來日積月累的成果,才能掌握到當前這個成長的 timing。

 

對於這波電力市場榮景,許逸德歸因於強韌電網、能源轉型和淨零碳排 3 大元素,再加上近年來發酵的人工智慧議題,而華城電機,作為生產輸配電裝置、承包變電工程的重電業者,長年內外銷布局、及早搶進綠能市場,正巧站在勢頭上。

 

2023年,華城營收、獲利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年營收成長 79.3%,達到 139 億,目前訂單能見度,已經推進到 2026 年。

 

回首 25 年前,華城根本不是現在媒體所說的「重電四雄」,當時在變壓器的市占,僅個位數。許逸德回憶,1999 年進入公司當基層業務員,「我最常受到刺激一句話是同業說:就算我讓給你,顧客也不會跟你買。」

 

為了拓展生意,華城投入「沒人想做」的外銷。這讓他們有機會跟美國大廠奇異(GE)合作、接觸各國的電力規範,大幅提升技術能力,成為台灣外銷金額最大的重電業者

 

2021 年,美國政府推動電力基礎設施升級,當地電力公司大幅來台採購產品,在風口備戰多時的華城,2025 年外銷營收的占比將超過 5 成。

 

以後見之明來看,華城看似瞄準趨勢,在新能源開發上,比同業更早卡位,2017 年就協助上緯做離岸示範風場,反正「你本來什麼都沒有,就算失敗,也沒什麼好損失」。

 

後來,國外風電開發商來,華城靠著比同業多 2 年的經驗和售前服務,搶占市場先機,甚至有望將商機延續到 2050 年淨零碳排。為什麼敢走人少的路?許逸德表示,華城經營思維很簡單,就是「與時俱進,務實創新」,他們沒有發明新的東西,只是看到趨勢發展,及早因應跟準備而已。

 

對於股價的劇烈波動,許逸德表示:「正如我父親(華城董事長許邦福)所說,1000 元高興一下就好,但華城還是華城。最重要的是如何持續穩健經營,這才是我們真正需要關注的。」

 

走一條困難、人少的路,成為台灣外銷第一的重電業者

 

Q:談談華城的成長歷程?

 

A: 我們這個產業,稱為重電產業,由發電、輸電、配電組成。我祖父許憲樑在台電工作時,學習了變壓器製造技術,輔導台灣重電業者做變壓器。從台電退休後,他在 1969 年創立華城,從修理變壓器、再製造變壓器,逐步往前做輸配電設備。

 

那時候賣變壓器,大家不認識你,就算有人想推薦華城,得到的回應都是:如果他出問題,你負責?我 1999 年進華城,最常受到刺激的話,就是同業說:「就算我讓給你,顧客也不會跟你買。」我們市占率是個位數,你根本不是個咖。

 

我們當年做了 2 件事。一是消極等待出擊,做好 2 台變壓器「等別人壞」,還被別人認為不聰明。後來發現,那 2 台變壓器的周轉率最高,因為顧客的變壓器故障,只想工廠趕快恢復供電,減少損失,連租借都不想,直接這台多少錢算一算。

 

二是外銷,大概在 25 年前左右,是不得不做,人家還說,變壓器這麼重,怎麼可能外銷。為了成為 GE(奇異)的核心供應商,我們 2003 年去中國建廠,GE 要求很多,每周都要打分數,分數不好,採買量就更低。

 

那 10 年很痛苦,可是回頭看,對手已經看不到你的車尾燈。我們也才發現,現在技術超前,就是沒有只有做台灣市場。做台灣市場,只要學習台電的規範;做外銷,各國規範不同,把技術團隊操得能夠因應各種變化。

 

你看一個退休公務員創業,過了 50 年,不但營收成長,還調整了產品組合,獲利同步增加,有機會在資本市場被看到,甚至股價跟著護國神山一起成長,我覺得這是非常棒的故事。

 

我常跟同仁說,從 80 億元、140 億元,每年近 50 億元營收成長,不覺得大家已經是魔術師了嗎,很不容易。

 

我也提醒他們: 如果你現在覺得很安逸,表示你停下來了;如果現在很痛苦,恭喜你,之後回過頭來看現在,又是一段超前的上坡路。 現在華城就是以這種內外銷雙引擎,帶動整個業務,推動公司前行。

 

Q:2010 年初,市場不看好就跨入綠能?

 

A: 我們 2010 年就做英華威陸域風機,後來協助上緯做示範離岸風場,當時業界是不碰風、不碰水,因為這些東西過去台灣都沒有做過。有 3 件事讓我勇敢投入:第一是看到歐洲、中國都投入離岸風電,台灣只要政策支持、資金和開發商到位,是可行的。

 

第二,風機的商機不是忽然蹦出來,是一直都在。如果後來離岸風電沒起來,我們本來就沒有這塊商機,也沒什麼好損失的。

 

第三,及早投入,可以先學習。剛開始我們也什麼都不會,跟上緯合作,解決他們非常多問題。後來國外開發商來了,我比別人多 2~3 年經驗,協助他們了解台灣用電規則、取得建制許可,解決他們的痛點,後來他們也解決了我的訂單問題。2018年,第一波離岸風電遴選時,8家開發商全都選華城。

 

Q:2023年獲利、營收同創新高,重電業好景將持續?

 

A: 用一條魚來比喻,目前你看到的,只是整個能源電力需求的魚頭,也就是從 2020~2030 年的電網強韌。傳統電力是單向式傳輸,但太陽能、離岸風電屬於分散式電源,電網要更強韌,才能做雙迴路供電切換。

 

此外,以前電都從台電來,現在還可以透過儲能設備,把社區的太陽能或離岸風電回送台電,為了雙向供電,也需要強化電網。

 

接著 2030~2040 年以後,做能源轉型,目前台灣再生能源不到16%,未來整個轉型,會是第二波好戲。再來是 2050 淨零碳排,業者會從賣綠電到賣碳權。

 

從強韌電網到能源轉型到淨零碳排的過程,就是我講的魚頭、魚身、魚尾,最近要再加上 AI 議題發酵,誰不知道,AI 算力背後就是電力,這會使電力需求更加提升。

 

「視病如親」,解決顧客痛點,利潤和訂單水到渠成

 

Q:華城如何後來居上?

 

A: 我們一開始就是 underdog,屬於落後趨勢的追趕者,對於追趕,有很多心得。我現在都鼓勵跟著我一路打拚到現在的夥伴,一開始方向對了,就不怕路遙遠。

 

我常說,我們沒有發明什麼新的、從沒做過的事,只是看到趨勢發展,及早去因應跟準備。我覺得很重要的 8 個字是:與時俱進、務實創新。

 

就像玩桌遊,有人會說先玩,邊玩就會邊懂規則。我要先研究遊戲規則,懂規則,才會玩得更好,所以要跟玩得好的人學。以重電業來講,我們跟歐美有 8~10 年的技術落差,跟日本有 3~5 年落差,有人說,這好 low 喔!

 

但是我覺得,這太棒了! 這個「產業發展進程落後的完美時間差」,讓你可以偷翻明天的報紙,從西門子、GE這些標竿企業身上,學到未來發展進程。

 

第二,跟台灣龍頭產業學習。我發現,成為國內產業龍頭的企業,一定非常靠近政策核心,了解政策也影響政策,最後讓自己的企業受益於政策,所以我們積極增加在技師圈和產業相關公協會的知名度。

 

第三,向獨角獸學習,就是成立不到 10 年、市值超過 10 億美金的企業。他們市值衝高,一定是解決了客戶某些痛點,像亞馬遜(Amazon)的電商服務,改變了人類生活。

 

Q:身處傳產,為什麼想師法矽谷科技業?

 

A: 我們向標竿企業學習產業規則,可是想要彎道超車,就得走人少的地方。

 

舉例來說,我發現同業不做售前服務、售後維修,我們就把這2件事變成雙箭,解決客戶的痛點,贏得客戶信任。所謂的售前服務是,有客戶要建電廠,我幫他免費做預算、電廠規畫,

 

條件是請他跟我們簽「標前協議」(pre-bid agreement),讓華城有優先議價權;如果有人出價更低,給華城一次機會,看我們能不能降到這個價位。

 

我們做外銷這麼多年,加上運費、關稅之後,都還是可以比當地廠商便宜,沒理由在價格上沒競爭力,而且當別人知道我們有標前協議時,他們會知道自己已經沒有機會。

 

華城的售後服務則是主打不管你設備跟誰買,我都幫你搶修過去行業潛規則是,修理費用是新品原價的75%,促使顧客想買新的,因為修舊的沒業績。對我們來說,哪有這種事,華城還有一張備品表,客戶說設備壞掉要緊急復電,我們可以從全台其他廠商的備品中,找最相像的機台救他。

 

為什麼其他廠商願意出借?因為我跟他借會付錢,還做一台新的還他,他自然願意跟我們配合。 如果你賣東西一直想成本多少、想賣多少賺價差,東西很難賣,因為成本價格愈來愈透明。如果一心想解決顧客痛點,這項產品後來賺到的利潤,只是相對而言的報酬而已。

 

Q:如何落實以客戶需求為核心?

 

A: 我們也是檢視一些失敗經驗,才知道解決客戶痛點的重要。曾經有個顧客發生火災,急需一台新設備復電,我們卻想先釐清設備損壞的責任,再報價。保護公司權益沒錯,但是你沒有解決他的問題,對方後來找別人去解決了。

 

後來,我父親許邦福(現任董事長)就提出「視病如親」的概念。之前台塑有台變壓器壞掉,機台一天停止運轉損失是 1500 萬元,3 天的損失就可以買一台變壓器,到處詢價每家都說要 6~8 個月才能做,我們破紀錄 1.5 個月做完,2 個月幫他換新的。

 

那時正好過年,住附近的員工吃完年夜飯,回來趕工,住比較遠就在這邊吃,繼續加班。台塑派來盯進度的協理,第三天後說:他不待了,他沒看過這樣子的。

 

雖然當時價格沒有拿得很好,可是換來已經過世的台塑李志村董事長,跟剛卸任的林建男董事長講了一句話:以後台塑裡面不會有其他人。高層高度肯定,後來採購都是水到渠成。當然,他們還是會合理比價,可是我們也不擔心。

 

傾全公司之力接單,創造9成得標率

 

Q:從基層業務到接任總經理的體會?

 

A: 我 1999 年進華城,很慶幸是從外銷的基層業務做起,我認為, 大才要先小用,知道你好用,才有機會被更大的舞台使用。 後來我當了業務處長,業務是實打實的缺,沒有業績,考績要打高分很難,從 2006~2017 年的 11 年半裡,我沒有一次考績不是 A。

 

你得用戰功來證明自己,當你長期業績很好,一發現行業變化,出現太陽能、風電等品項,公司也願意讓你接觸,透過團隊向心力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達成獲利。

 

我常講,如何在最短時間內,成為部門或公司裡晉升最快的人?就在於老闆一開始交辦給你的事,能不能超越他預期的去完成,建立一個我辦事,你放心的印象。

 

讓老闆相信,你交辦的事情,我會全力以赴,我有這個 ownership(當責意識)會去達成,即使不會達成,也不會搞砸了才讓你知道,我會事先跟你求救,讓你去得到支援。

 

Q:如何讓團隊搞砸了,也敢呈報?

 

A: 不管內部管理還是委外工作,我們的原則是「授權不授責」,事情成敗由主管扛起責任,所以你不能讓事情沒有挽救機會,才讓我知道。

 

我們有個 321 求救原則,就是主辦同仁發現一件事情 3 天搞不定,要往上呈報課級主管,他投入 2 天不行,一定要讓最高階主管知道。當我們已經傾全公司之力降低損害,再有問題,也沒有誰可以怪罪。

 

接單也是,業務其實是一個數字遊戲,不是成為包打聽,知道哪裡有案件;就是我知道的案件有限,但是大幅提高得標率。我上任後,實施一套大生管制。以前業務擔心得標率低,不敢把未來 9~10 個月預定案子拿出來,我說我不是要查得標率,是要幫助你得標。

 

針對這些還沒拿到的案子,試著擺進生管系統排程,這樣就會知道,如果哪幾張訂單沒拿到,哪幾個月業績可能開天窗,我就用全公司的力量去接這個單。比方說,業務本來只有主辦跟課長去跑,改成處長跟經理,甚至我也跳下來幫忙;

 

設計單位調整機台的材料;採購用低價材料來支持專案。這個做法讓我把案子的得標率,從過去 6 成,一路拉高到 8 成 5、9 成。後來大家都達成目標、績效都變好了,這才是真正讓大象跳舞的方式。

 

 

受訪資料:

 

許逸德

1973 年生,美國凱斯西儲大學法律碩士(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1999 年進入華城擔任外銷業務員,2006 年擔任業務處長,2017 年升任總經理。現任台灣風力發電產業協會理事長,三三青年企業家委員會副會長、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 / 青年創新委員會主委。

 

如果你現在覺得很安逸,表示你停下來了;如果現在很痛苦,恭喜你,之後回過頭來看現在,又是一段超前的上坡路。——許逸德

 

華城電機

1969 年成立,擁有 50 多年重電客製化設計和製造關鍵技術,是台灣唯一有能力生產 500kV 超高壓電力變壓器廠商,也是國內外銷金額最大的重電業者。營收以變壓器為主,占比近 7 成,次之為配電盤、工程承包、售電收入,綠能、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及國外電力基礎建設是三大獲利來源。2023 年營收 138.9 億,年增 79.3%;稅後純益 25.77 億元,年增 207.4%。獲利、營收皆創下歷史新高。

 

※本文授權自經理人,原文見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