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新北幼兒園孩童體內檢出巴比妥(Barbital)藥物反應,而巴比妥在臨床上屬於中樞神經抑制劑,使用於治療嚴重癲癇、失眠、鎮靜、誘導麻醉等;使用過量最嚴重將導致呼吸中止,易產生生理依賴性、嗜睡、步履不穩、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和判斷力減退等症狀,巴比妥甚至具有成癮性,因此國內列為「第三級管制藥品」與「第三級毒品」,不是一般人可以取得。
你可能也想看:
開學了,班級人數一屆比一屆少... 少子化的台灣到底危不危險?
「養不起、不敢生?」從育兒津貼、就學補助,解析台灣少子化現象
顏宗海說,巴比妥外觀為紅色藥丸,亦稱作「紅中」,由於副作用強烈,目前臨床多使用更好的藥物處理癲癇,是不常使用到的藥物。同時,巴比妥代謝約3天就能夠代謝出體外,成人患者3天後就難驗到該成分;若是在幼童身上長期使用,器官發育尚未完成,代謝藥物可能需要更久,但頭髮檢體至少3個月內都可驗出藥物反應,但得要國內少數特定實驗室才可檢驗。
兒科名醫、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表示,孩童在成長過程當中需要大量活動,活動力旺盛是孩童相當基本的需求,小孩就是「會跑、會跳、會叫」,沒辦法控制在大人想要的時間內「想睡就睡」。
黃瑽寧說,社會應該對於兒童的基本需求有所了解,也並非所有的兒童需求都要滿足,大人可以扮演起提醒的角色,而非想要將「孩子弄睡」;換個角度思考,幾乎每個托育機構,都有制式化的「午休時間」。究竟孩子睡午覺是家長的期待,或者是身心俱疲的老師,唯一可以喘息的時間?唯有整體工作環境改善,才可能避免兒虐事件再次出現。
顏宗海則表示,巴比妥長期使用,有影響兒童的智力發展的疑慮,不時想睡覺也影響兒童學習能力;戒斷時便可能出現焦慮、躁動等情形,建議家長帶孩子到小兒科持續追蹤。
延伸閱讀:
6歲受虐男童泡澡亡…父親冷血在旁滑手機 淒厲哭喊聲曾嚇壞鄰居
※本文授權自UDN聯合新聞網,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