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市場就是現成寶典!野菜學校校長吳雪月:保種,代表未來糧食供應無虞,原住民很早就在做

市場就是現成寶典!野菜學校校長吳雪月:保種,代表未來糧食供應無虞,原住民很早就在做
撰文: 綠媒體/孫維利     分類:SDGs     圖檔來源:花蓮美崙山「原住民野菜學校」的校長Dongi Kacaw(吳雪月)。圖/花蓮縣原住民野菜學校 日期:2022-11-22

走在吉安黃昏市場的原住民野菜專區裡,擺放著玲琅滿目、部落代表性的野菜,以及運用野菜製作出的一瓶瓶發酵食。光是野菜,就包含了許多種類,像是:黃藤心、野苦瓜、刺莧、腎蕨、月桃心、過溝菜蕨、龍葵、兔兒菜、檳榔心等,只要跟著花蓮美崙山「原住民野菜學校」的校長Dongi Kacaw(吳雪月)一起走逛,就能大開眼界、一探原住民野菜的世界。

市場就是現成的野菜寶典

 

Dongi Kacaw說市場的盛況出現在民國86、87年,當時有30多個攤位在販售野菜,婆婆帶媳婦、媽媽帶女兒。在這黃昏市場裡,阿美族的母系社會情景就被完全展現。而她一邊挑著野菜,一邊分享道:「光是野菜,就有許多種滋味!」針對不同野菜,也有不同的料理撇步:像是有些纖維質高的野菜,就需要加入鹽巴在滾水裡川燙,撈起來再放到冷水浸泡,便能保持新鮮也不改顏色;遇到帶有酸味的野菜,如火炭母草、野秋海棠等,料理時就可以將它視為「酸」、「醋」的運用。

 

 

還有帶有黏性的野菜如:過溝菜蕨、烏毛蕨、落葵,除了可以當生菜沙拉外,還可以用麵糊來炸。此外,十字花科或菊科的野菜帶有辛辣滋味,搭配肉品或是提味也非常適合。苦味的野菜則利用高溫油炸去除苦澀;澀味的野菜則以冷水煮約半小時,去除澀感。這些,她都如數家珍,也一一記錄在《台灣新野菜主義》書中。

 

當年,前監察院副院長巴厄拉邦(孫大川)邀約她寫三篇野菜的故事,她因此踏入野菜研究的路上。原先她困擾萬分,研究遇到困境後她決定走進吉安的野菜市場,之後便豁然開朗——她遇到部落親切的老人家們,開心地傾囊相授,讓她如獲至寶、感動萬分。

 

 

復育野菜,也復興傳統文化

 

每每在整理野菜資料時,都讓她感覺到自己像是在回憶小時候餐桌上的野菜滋味與記憶。她說,「在過年、豐年祭的前後,爸爸都會跑到深山去採集野菜。」因為這兩個時節是重要節日,餐桌必定是野菜大餐,「餐桌上的野菜可豐富了,應有盡有!」但是這些採集在當時都是被禁止的,她笑說部落的人很可愛,將林務局取了個別名暱稱,「大家都偷偷摸摸採集,不讓『林先生』抓到。」直到2016年森林法修正後,2019年後原住民又能重回山上採集。她認為,透過自然採集的方式,植物會生長得更好,也能傳承阿美族最珍貴的採集文化。

 

 

Dongi Kacaw提到,阿美族的祭典中,會因為不同祭典而使用到不同的野菜;除了飲食,也發展到服裝、生活用品。野菜除了烹飪料理外,還被阿美族人拿來做發酵保存食,特別是小米酒釀造——屬於原住民飲食記憶的文化資產——這些看似如常的習俗,也曾被禁止私釀;到如今原民文化意識抬頭,才將這些珍貴的食物保存方式,透過食農教育來分享。

 

運用野菜釀酒、醃鹹豬肉等阿美族傳統食物製作,同時也帶動復育酒麴原料植物,「阿美族婦女都是運用野菜來自製酒麴、釀造糯米酒;酒,是阿美族與祖靈連結的媒介。」他們運用酒麴原料的植物有:七里香、野芹菜、刺蕊草、大葉田香等,將它們搗碎後取汁,混合蒸熟的蓬萊米一起發酵,製作出傳統自然的酒麴。而像是野菜「大葉田香」,過去因為農藥使用造成環境污染而消逝,如今也因為阿美族傳統釀酒文化再度被復育回來。

 

野菜的用途相當廣泛,除了直接食用,還可以醃豬肉、釀酒等。

 

保種是自然的循環,更是未來的趨勢

 

之後她因緣際會接觸到「種子銀行」,她認為,野菜的復育、保種行動刻不容緩。近期有許多國際間的交流,除了與義大利慢食總部合作,更投入保種行動的行列中,將野菜種子送至挪威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Svalbard Global Seed Vault)做保存。這每年只打開三次門的全球種子資料庫,收集來自世界各地重要的物種,包含歐、亞、澳、美等,儲存種子量多達120萬,此「金庫」背後的意義也代表著當地與未來糧食供應的保障。

 

她同時也驚嘆,原來原住民很早以前就在做保種的動作。她說,原住民習慣將該年的農作種子留存、曬乾。像是茅草屋的下方,就常常掛著一串串玉米、高粱、小米,將這些曬乾成種,就是為了來年能再繼續豐收。「時間到了,農人就取下來開始栽種,跟著季節曬乾、留種、栽種,形成一個自然的循環。」

 

茅草屋的下方常常掛著一串串玉米、高粱、小米,將這些曬乾成種,就是為了來年能再繼續豐收。

 

聊了許多,她希望近年台灣的部落文化與傳統飲食被國際看見,透過不斷著眼於野菜研究、復育、食農教育等,讓部落族人找回過往珍貴的飲食記憶、創造更豐富多元的生態環境與飲食傳承。

 

花蓮縣原住民族野菜學校
────────────
花蓮縣花蓮市尚志路25之2號

場館內展出阿美族野菜保種成果,每半年更換一次主題展覽,讓到訪的遊客能夠體驗花蓮在地阿美族野菜文化。著重於保種教育及文化傳承,希望透過體驗課程傳遞野菜文化,達到延續傳承的目的,也讓更多人知道野菜的價值。

 

※本文授權自綠媒體,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