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從石虎、元宵到藝術...加拿大「台灣文化節」總策畫人吳權益:要讓世界看到台灣

這些人,正在做的「那些事」 傾注台灣暖流,四海暖遞不設限
撰文: 鄭閔聲     分類:SDGs     圖檔來源:加拿大亞裔活動協會提供 日期:2022-01-26

讓台灣獲得認同的方式很多,定居海外的他們,皆選擇主動創造價值。

無論是將台灣元素,巧妙嵌入加拿大文化脈絡的藝術展;

在受戰火蹂躪的小鎮,蓋起帶給難民重生希望的人道機構;

或是在盛大嘉年華會上,將最重要的位置留給曾幫助台灣的美國政府,都讓台灣人溫暖、體貼、樂於助人的正面形象,深深植入國際友人的心。

加拿大「台灣文化節」、「新年藝術節」總策畫人吳權益

從石虎、元宵到藝術  用加法共創多元連結

 

「今天我們要一起做的是,寶物箱燈籠。」午後時分,一群亞裔臉孔的年輕人,手提大袋裝備,走進加拿大溫哥華近郊列治文(Richmond)的一所國小校園,對引頸期盼的學生,介紹當天工作坊內容。

 

「農曆年過後,台灣人會提燈籠慶祝元宵節,二○二二年的生肖是虎年,所以我們設計的燈籠上,有兩隻要像寶物一樣,被珍惜保護的老虎家族成員。打開寶物箱,蓋子上面這隻是你們常見到的加拿大山貓(Canada lynx),底下這隻是來自台灣的石虎。」志工拿出色彩繽紛的燈籠完成品,興致昂然地介紹。

 

發下勞作材料,趁著學生自行按照說明書製作燈籠時,志工趁機介紹起台灣石虎的故事。

 

「這種野生貓科動物,原本只吃其他動物或害蟲,能與人類和平共存,但食物不夠時也改吃農作物,因此遭農民捕殺或吃進過量農藥,瀕臨絕種。保育團體發現,農民噴灑農藥、獵殺石虎,是不想影響收入,所以以保障價格在石虎棲息地收購稻米,農民須承諾不使用農藥、不獵殺石虎;用較高價格收購來的稻米,則被打造成『石虎米』品牌,銷售給重視生態保育的消費者。」

 

故事說到這裡,勞作也接近收尾階段,志工這時拿出遠渡重洋來的異國風味點心,分送給每位學童,「這就是用剛才說的石虎米做成的米香,口感像餅乾,好不好吃?」約一小時的工作坊,就在學生開心吃著台灣米香、滿足地提著寶物箱燈籠離開後,畫下句點。

 

「我們重視的是創造連結,光談元宵節、虎年,加拿大人未必有興趣,但如果把台灣石虎與加拿大山貓放在一起,再加上一個加拿大人重視的保育故事,台灣味的虎年燈籠,立刻和他們有關了。」主辦單位加拿大亞裔活動協會(ACSEA)執行長吳權益(Charlie Wu),這麼解釋工作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