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戶頭一度只剩274元... 飛立威光能如何靠獨家研發的太陽能技術,打入最大共享單車供應鏈?

戶頭一度只剩274元... 飛立威光能如何靠獨家研發的太陽能技術,打入最大共享單車供應鏈?
撰文: 創業小聚/曾令懷     分類:創新商模     圖檔來源:曾令懷攝影 日期:2023-06-12

「我的戶頭曾經只剩下274元,那時候(2017)真的產生很多自我懷疑。」飛立威光能創辦人暨執行長周俊賢坦承,靠著獨家研發的軟性波導太陽能(Flexible Waveguiding Photovoltaics)模組技術生存了3年,飛立威光能的營收始終沒有起色,團隊內部氣氛可謂瀰漫著一股不安。

飛立威光能創辦人暨執行長周俊賢表示,團隊曾經一度面臨營運困境,但是靠著轉型與經營策略的改變,如今已轉虧為盈。圖片來源 : 曾令懷攝影

 

軟性波導太陽能技術靠的就是波導材料將光線轉向的特性,藉此達到平面聚光的效果,將傳統太陽能板無法利用的紫外線光轉為可見光,不僅可以增加太陽能電池40%的電量,而且就算太陽光線不足時,也可以聚焦出足夠發電的能量。

 

擁有如此顛覆性的技術,卻遲遲無法站穩腳步,也讓周俊賢與團隊忐忑不安。

 

你可能也想看:

「棄大就小」為了走長遠的路!中租如何「做人家不要做的事」,讓太陽能獲利細水長流?

吸收室內燈光就能發電!前友達總經理陳來助用鈣鈦礦啟動光電革命,第三代太陽能技術是什麼?

 

 

不過轉機很快出現。2019年,飛立威光能打進了全台最大共享單車的電能供應鏈。甚至在2021年,飛立威光能成立7年後終於達到損益兩平。周俊賢透露,飛立威光能的商業模式並沒有改變,改變的是如何讓技術更有效率地變成產品的過程。

 

速度決定一切!飛立威光能如何克服小量打樣的困難?

 

2014年,周俊賢無意間在垃圾桶撿起了波導矽橡膠材料,揭開了接下來10年的創業序幕。

 

波導矽橡膠材料可以讓太陽能板不受陰影遮蔽而影響發電效率,但是這終究還是停留在技術研究而非商用的階段。飛立威光能成立的頭3年,就在申請專利建立護城河和少量接案尋找應用場景中度過。

 

「我們在能源產業最壞的時間點創業。」周俊賢笑著說,當時台灣太陽能產業受到中國的削價競爭而愈發掙扎。沒有資本、缺乏人脈的飛立威光能沒有在市場上與競爭對手掰手腕的力量,周俊賢當機立斷做了2個改變:放棄太陽能產業改瞄準物聯網應用,以及提高技術驗證的速度。

 

周俊賢解釋,當時物聯網的討論剛剛興起,聯網的感測裝置的供電需求,正是飛立威光能的技術可以發揮的地方。不過相較於單純發電的太陽能場域,進入工廠需要更多的檢測與驗證,也就是說,飛立威光能需要大量開模,放進工廠進行嘗試,開模的成本成為一大問題。

 

「我們當時決定買一台3D印表機打樣、快速驗證,甚至到現在都還是這麼做的。」周俊賢解釋,飛立威光能以ODM代工的方式接案,而開模驗證的階段可能要花上一個月的時間,飛立威光能透過3D列印,只要一週就可以做好驗證,藉此降低開發成本以及加速開發速度,後續再委外加工進行量產。

 

飛立威光能靠3D列印迅速驗證產品可行性,例如靠太陽能運作的窗簾即是驗證的項目之一。圖片來源 : 曾令懷攝影

 

成立10年首次接到大型量產案,市場溝通成為決定關鍵

 

遇上共享單車這個新客戶,則是2016年的事情。

 

共享單車廠商為了讓車輛龍頭用嵌入式電力發電,在市面上尋找各家太陽能廠商的解決方案,飛立威光能成為入選的廠商之一。「我們那時候也一樣用3D印表機做給他一個醜醜小小的產品給他們測試。」周俊賢笑著說,這是飛立威光能第一次做大型量產案,他發現產品品質、量產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決勝關鍵其實是「 溝通 」。

 

周俊賢表示,客戶最在意的是充電量(功率),因為過去都是在固定電壓下進行功率測試,所以也會沿用過去的習慣對太陽能廠商進行測試,「不過太陽能的光線並不穩定,電壓是波動的,有時候低電壓可能比高電壓還有充電效率。」周俊賢說,如何翻轉廠商的既定印象與習慣,成為飛立威光能能意料之外的最大考驗。

 

太陽能的發電功率會受到電壓波動影響,周俊賢舉例,太陽能的電壓會浮動,如果死守著5伏特的電壓來設計,在陽光稍弱的時候,可能反而無法充電。圖片來源 : 曾令懷攝影


飛立威光能靠著晶片輔助,動態抓取太陽能發電時的最大功率。圖片來源 : 曾令懷攝影

 

另一方面,首次與大型客戶合作也讓飛立威光能學到了一些新經驗,例如驗證。

 

快速驗證一直是飛立威光能的立足優勢之一,然而大型廠商除了驗收產品功效外,也會驗收如抗溫、抗紫外線的老化測試、低功耗電信認證、酸鹼測試等等條件,這些都是飛立威光能過去比較少接觸到的,「這些測試沒辦法先做,因為各家客戶要求不同,可是在前期確認產品規格時如果先釐清要做哪些驗證,我們可以提早啟動,維持驗證的速度。」周俊賢說。

 

有了量產經驗後的下一步?「現在還不是做品牌的時機」

 

走了一圈,飛立威光能還是回到了當初成立時預設的電能產業,也已經從且戰且走的早期新創,變成穩步盈利的成長期新創,是不是終於有做品牌與產品的資本了?

 

周俊賢坦承,其實一直以來都有過做自有品牌的念頭,早期受限於資源不足、找不到市場需求而作罷,中期則付諸行動,和手錶廠商合作太陽能手錶,不過2C市場的需求變動性過高,產品開發旋即停滯,現在有了大專案的經驗後,飛立威光能還是會以ODM/OEM為主。

 

「其實這次合作案讓我們更確認自己是技術出生的。」周俊賢說,飛立威光能已經建立起快速驗證的機制,強大的技術能力又可以滿足客戶不同的需求和應用場景,而且工業基礎等級的產品有較長的壽命,所以飛立威光能在5年內仍然不會以發展自有品牌為主要目標。

 

那5年後呢?

 

「未來我不確定,但我看好大型儲能的潛力。」周俊賢說,對於新創來說,快速跟上技術趨勢是必備的能力,也許很快可以看到飛立威光能的嘗試觸手,往心目中的未來前進。

 

延伸閱讀:

24小時不斷電無線耳機!瑞典新創研發隨身攜帶「太陽能板」募得1.8億歐元

減輕50%的太陽能板重量!德國太陽能電動車新創Sono Motors能帶來什麼變革?

 

※本文授權自創業小聚,原文見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