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施會與玩轉學校合作設計各種永續教材與課程長達 7 年,《追夢王國》是首次邀請台灣知名的 One Forty 議題單位,共同加入前期遊戲設計、後續反思與行動,讓這個遊戲從「玩遊戲」開始,「展開行動」結束,確保遊戲能精確的傳達組織最重視的內涵。
透過消弭對移工的不熟悉,打破歧視和偏見。玩轉作為「議題與學生」之間的橋樑,同時也是「企業組織與校園」的橋樑,多年來設計遊戲讓一線老師使用,並在學校當中操作,培養孩子認識各種永續議題,也讓這些組織在意的永續議題透過遊戲在校園紮根。
這款遊戲讓孩子認識外籍移工的「生命經驗」,來發現「身而為人,原來我們都一樣」。即使我們擁有不同文化、膚色,但我們都是一樣的人,一樣在這座島嶼上追尋著屬於自己的夢想,不管夢想是大是小,都值得我們去追尋。
我們在遊戲的設計過程當中,相信若能讓學生認識自己與移工的共通點後,那些難解的立場與處境,就會逐步地被打開。遊戲特意用幽默詼諧的方式,呈現血淋淋的真實故事。
遊戲從一則移工抗議宿舍太擠的新聞開始,遊戲過程當中,帶領孩子體驗大量移工的工廠裡,每個人的心聲和看法,認識仲介、工廠老闆到移工,每個人在意的苦衷,讓移工的困境不是只是單一的角度。
玩完遊戲後,孩子們會開始反思:「這真的發生在我身邊嗎?」讓沈重的移工議題,用輕鬆但不隨便的態度帶領玩家一起深入他們的困境。
例如,事先和許多的移工對談後,玩轉學校發現其實許多移工不是單純來台灣工作賺錢,其實心裡面有一個夢想,這些夢想隨著隨著移工飄洋過海來到台灣,期待能在台灣努力工作、努力學習,能讓自己更有能力與勇氣,實現從家鄉小心翼翼帶來台灣的夢。
總有一天,能在「追夢王國」裡實現自己的夢,是這個遊戲名稱承載的信念。有一個小六的女生在玩完遊戲之後,老師帶著他們進行反思,女孩這樣說到:「原來移工來台灣工作是為了完成他們的夢想喔!我長大之後也有想做的事情,是不是和他們的心情是一樣的?」
老師後來繼續這樣回應他:「你們有發現線索卡當中本地勞工跟外籍移工的內容幾乎一樣嗎?」
「有啊,他們的線索都有提到,他們工作是為了要讓他們的小孩讀更好的學校?」
老師很開心的這樣回應這些孩子:「是的,即使我們擁有不同文化、膚色,但我們都是一樣的人,一樣在這座島嶼上追尋著屬於自己的夢想,不管夢想是大是小,都值得我們去追尋。」
正是因為這樣的對話屢屢在教室現場出現,讓我們更加相信,只要彼此知道了這個共通點後,那些難解的立場與處境,就會逐步地打開。遊戲是,現實生活也是。
這款遊戲能在校園發揮效果,但首先得先讓老師「願意帶領」。稍微了解教師生態後可以發現,教學現場老師最大的困境,不是不斷有新的課綱、不是親師溝通、不是行政任務,而是這些事情夾雜在一起之後的「沒有時間」。
對於現場的老師來說,每一堂課的時間都是與進度的賽跑,因此要在裡頭塞進去全新、對孩子成績沒有影響的課程,其實非常不容易。
燃起老師行動力關鍵一:戰線同盟
首先,看待老師的角度必須改變,我們與老師之間的關係是盟友,是推動世界走向更好未來的盟友,而非「使用者」或是「執行者」。
因此既然是盟友,就需要提供足夠好使用教具教材,讓他能夠在槍林彈雨的教學現場當中存活。
此外,我們也會積極地與老師們溝通:「推動永續議題並非麻煩事,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自己的生命也會獲得成長與改變。」
這和過去老師們在「教書任務」上的觀點極為不同。過去一般的教師社群往往溝通「熱情」來激起老師的行動,但我們嘗試溝通:「這不僅對孩子有好處,帶領過程當中,對你也有好處。」
關鍵二:放下習慣身份與標準答案
大部分老師在教學現場當中,都有著所謂的標準答案。舉凡 1+1=2、法國大革命發生的年份等。但在遊戲當中,沒有標準答案。
在平常被學校束縛著、教學進度的壓力當中,老師們的內在仍渴望能更真實的貼近孩子的生活和生命。
如果有可能,讓老師能放下教師身份與標準答案的空間,每學期透過帶領遊戲,沈浸在自己和孩子間難得的思考、討論中,那是現在教學現場缺少,大眾卻渴望的機會。而那個機會在許多老師心中,是「自由」。
一份跟著進度而教不會獲得的自由、一份能自在放下老師身份貼近孩子生命的自由。
透過這樣的兩個關鍵,與玩轉持續不斷創造的各種永續遊戲,我們試著從 2 萬多名實際接觸過的老師,淬鍊出 300 名左右的永續種子教師,一起成為深耕各種永續議題的校園推動者,並持續不斷的在各自的校園當中發光發熱著。
同時透過完整的教師社群陪伴,讓生態圈持續有機發展,未來期待在台灣每年穩定有 1,000 名以上這樣的老師活躍,如此每年就至少能夠讓 20,000 名學生認識不同的永續議題,這次玩轉學校近期重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