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30直擊》近期的強颱鳳凰、颶風梅莉莎與巴西龍捲風,再次凸顯極端天氣災害日益加劇。正在巴西貝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上,各國代表正積極尋求資金與解方,協助弱勢社群應對惡化中的氣候衝擊,並強化氣候調適行動。 多邊開發銀行(MDB)近日也宣布加強承諾,並發布新報告,提出針對自然與生物多樣性資源配置的新指標與方法學,期望以共同標準提升透明度與行動成效。
成功大學第五屆「成電論壇」於10日在成大電機系迅慧講堂盛大舉辦,本次論壇以「數位轉型下的智慧製造與服務創新」為主題,邀請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盟立董事長孫弘、台達機電事業群副總經理蔡清雄、Google Chrome OS研發總經理馬大康、AMD台灣商用業務處資深業務副總經理林建誠、NVIDIA資深資料科學家劉冠良輪番上陣演講。
COP30背景》COP30主辦國巴西及COP29主辦國亞塞拜然,11月5日共同公佈《巴庫至貝倫路線圖》( Baku to Belém Roadmap),說明全球如何在2035 年將氣候融資規模擴大到每年「至少1.3兆美元」,以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遷。
COP30背景》聯合國氣候峰會 COP30 將於 10日在巴西貝倫正式登場。環境部今(7)日舉行記者會,公布台灣國家自定貢獻(NDC 3.0),設定2035 年減碳目標為38%±2%。環境部長彭啓明形容,這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登月計畫」,必須大家共同努力才能達標。 環境部也指出,氣候調適與碳定價也是此次台灣特別關注的焦點;而為即時掌握全球氣候談判最新進展,環境部也啟動「COP30 戰情中心」,並在氣候署官網增設「參與國際氣候行動」專區。
美國印第安那州的化肥生產商 Wabash Valley Resources LLC,在經過一年多審查後,於10月30日宣布成功取得一筆 15.6億美元的聯邦貸款保證案,用以重啟一座位於印地安那州的「煤基化肥廠(coal-based fertilizer plant)」 這筆貸款原本屬於拜登政府時期推動的「清潔能源貸款」計畫,如今卻成為川普政府「能源主導(Energy Dominance)」政策下的首批成功案例之一。但專案能最終過關的關鍵條件,是——必須把煤炭納入生產原料。
COP30背景》距離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 開幕僅剩不到一週,會前氣氛卻比預期低迷。今年適逢《巴黎協定》簽署十週年,原本應是各國檢視減碳進展、更新NDC的關鍵時刻。然而,截至目前,確認出席的各國領袖仍不到 60 位,較往年明顯減少。美國總統川普因再度退出《巴黎協定》,白宮已表示美國不會派任何高級官員參與。
聯合國氣候大會 COP30 將於11月中在巴西登場,全球將檢視《巴黎協定》十週年來的減碳進展。台灣公民社會也以行動回應,由台灣氣候行動網絡、地球公民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等10個氣候團體共同發起的「為氣候而走」遊行,11月1日在台北市府前登場。 遊行以「建構永續與世代正義」、「強化國家安全與自主」、「深化民主與多元文化」三大韌性主題為核心,提出12項具體訴求,呼應 COP30 關注的 NDC3.0 與氣候調適議題。
根據 Circle Economy 與 Deloitte Global 共同發布的《2025 年循環落差報告》(Circularity Gap Report 2025),全球經濟中被回收再利用的資源比例正持續下降。報告指出,全球每年使用的 1,060 億噸原物料中,僅有 6.9% 被回收再利用,較 2015 年下滑了 2.2 個百分點。
COP30觀點》第30次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會議(COP30)將在巴西亞馬遜雨林的港口城市貝倫(Belém)登場。本屆大會適逢《巴黎協定》簽署十週年以及各國提交第三版的「國家自定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NDC 3.0)、強化2035年減量目標,各方可謂高度關注各項議程的進展與具體承諾;許多國家代表與公民團體亦趁大會前積極提出各項倡議,企圖為接續的談判議程定錨。
你有想過,辛勤工作數十年的退休規劃,可能因氣候變遷而泡湯嗎? 「如果將氣候風險納入考量,一個人原本高達75%成功率的退休財務目標,可能會驟降至45%。」這是氣候金融新創Optivide創辦人陳建至運用數據得出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