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環境意識抬頭,全球不論是大城市或小鄉鎮,都紛紛往「零廢棄」的目標前進,從日本上勝町,到義大利的卡潘諾里,都提供了值得學習的創新作法。
意識到垃圾污染的嚴重性,聯合國大會於 2022 年 12 月 14 日宣布每年 3 月 30 日為「國際零廢棄物日」(International Day of Zero Waste)。 2025 年國際零廢棄物日的主題為「邁向時尚與紡織業的零廢棄」(Towards Zero Waste in Fashion and Textiles),強調時尚與紡織產業需採取行動,減少廢棄物並推動循環解決方案。
你知道什麼是「循環經濟」嗎?與傳統的用完即丟經濟模式不同,循環經濟強調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永續性。環保署指出,這種模式透過推動永續消費與生產、提升資源使用效率以及加值化廢棄物處理,結合創新技術與制度,努力減少原物料消耗,以更少的資源創造更多價值,實現資源循環再生,最終邁向零廢棄目標。
峇里島是許多人心中的度假勝地,然而隨著大量的觀光人潮湧入,也為峇里島帶來難以回復的傷害。當今峇里島的廢棄物問題十分嚴重,島上的垃圾掩埋場已無法消化每年高達 160 萬噸的廢棄物。 當地許多組織開始展開行動,希望能找回潔淨的峇里島。近期落成的廢棄物處理中心「社區廢棄物計畫(Community Waste Project)」,更試圖透過在地企業的串連,找到能在峇里島全境實踐的零廢棄方案。
(今周刊1432) 從過去在晶圓廠周邊復育螢火蟲,如今台積電還在美國守護仙人掌、在德國安置蜥蜴,在全球貫徹ESG行動,從生態保育到節水節能,台積電下一個重要行動,將推進零廢棄物的目標,而這又是台灣另一個領先全球的展現。
年度智慧顯示展Touch Taiwan 2024於4月24日至26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展出,面板大廠友達除了再度把汽車搬進Display展位,將MicroLED做到儀表板,永續長古秀華更親自導覽ESG展位,這是友達第一場「零廢棄與碳中和」展覽,ESG展位活動的碳排放,將使用友達自有碳權進行抵換。
外送已是現代人的日常,加上前三年疫情影響,提升外送平台訂餐率,但同時也增加了一次性垃圾。外帶可以自備餐盒、環保杯,但外送有沒有更環保的選項?
當走進劇場欣賞一齣舞台劇時,最先吸引眼球的是台上大型的背板道具和演員華麗的服裝,但這些帶領大家快速融入劇情的元素,演出結束後就成了廢棄物被丟棄。 2014年成立的自然而然劇團,有感劇場中大量廢棄物的產出,因而立志成為永續劇團,以「環境友善」和「零廢棄」為目標。
美國回收機器人公司「AMP Robotics」研發的 AI 機器人和人類一起在回收中心工作,每分鐘可以分類多達 80 件物品,將原先的工作效率翻倍。但 AI 機器人除了幫助回收業者提高回收效率,還能助攻消費品包裝公司、零售商、包裝製造業者。一起來看,當 AI 機器人進入回收流程,如何協助實現零廢棄循環經濟時代。
快時尚當道,服飾廢棄物轉眼變成垃圾!根據《BBC》報導,全球每年製造約9,200萬噸紡織廢棄物,僅有1%的回收舊衣可再製成新衣。歐都納挑戰提升更多的1%,攜手上下游供應鏈首創全台零拋棄的MIT戶外紡織生態循環圈,董事長程鯤親著循環衣走秀強調「每件降低碳排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