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要專注做好一件事:櫻花鉤吻鮭背後的「鮭爺」 在離開武陵農場前,雪霸國家公園武陵工作站主任廖林彥先生獲悉我來爬雪山,熱情邀約我去參觀櫻花鉤吻鮭的生態中心。
為滿足企業對生物多樣性保育等永續需求,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歷時兩年多籌劃,於今年4月底推出「公民團體參與自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保育專案媒合平台」。 平台上架後,首批成功媒合11家企業參與,這些綠色專案,包括大雪山穿山甲、曾文水庫台灣爺蟬、湖山水庫八色鳥等保育計劃,展現了公私協力推動2050淨零轉型的決心。
28歲自行創業的廖育斌,只懂得奮力加速前進,直到48歲時,公司遇上財務危機、健康也亮起紅燈,他才理解慢下來的必要,並讓大雪山中的一塊園地走進他的生命,逐漸療癒了他的身心。
時序回到2022年5月,編號568的台灣黑熊在異地野放後,返回大雪山原棲地的途中,遭原住民獵人祖孫射殺。牠的死亡震驚全台,也讓人熊衝突與保育政策再次浮上檯面。《未完的旅程》作者蔡惠萍將事件抽絲剝繭,發現其背後不僅是保育難題,更牽動都會與山村、原住民族與政府之間的矛盾。568未能走完的返家之路,如今也成為台灣社會必須面對的未竟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