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0年前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從新北市新莊租來的廠房開始,台達電現在已經成為在全球擁有8萬名員工、年營收超過2800億的全球電源供應器龍頭,最近更因為電動車議題爆發,讓台達電在資本市場大受關注。今年適逢台達電成立50週年,17日台達電也特別舉辦記者會,回顧過去50年歷史,以及展望未來的商機。
台達電50週年系列活動,本週末舉行「藍色星球II台達50影像音樂會」,即便自5月疫情爆發延後舉行,22日仍吸引廣大民眾觀看,台達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鄭崇華與夫人、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執行長鄭平皆出席參與,特別的是,活動結束後將主動揭露碳排量,購買足夠的再生能源憑證抵銷碳排,打造一場別開生面的「零碳音樂會」。
總是對事情懷抱好奇心,會瘋狂地投入自己想做的事——就是這麼單純質樸、擇善固執的個性,讓鄭崇華衝破人生逆境,意外創立了市值衝上新台幣7,000多億元的台達電子。 從他對生產品質的堅持、對自然環境的關懷、還有對社會公益的熱心奉獻,讓人看見「利他」所能帶來的巨大力量。
5歲時,為了避難搬到水吉鄉下和外公同住,耳濡目染下,外公做木材生意,其為人處事的身教在無形中潛移默化,影響鄭崇華的人格養成,是他生命中的第一個好老師。
今周刊編按:2025年,台灣將邁入「非核家園」全面淘汰核能發電,不過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28日回應AI發展可能造成的電力缺口時,直言「非用核電不可」,行政院長卓榮泰也表示對新核能技術持「非常開放」態度。近期備受台灣社會關注的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是否能成為選項之一,科學界又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