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質計酬,是以醫療品質和結果,作為支付醫療費用的依據,也就是『花錢買健康』;不像論量計酬,只是『花錢買服務』。」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李玉春解釋。
健保「部分負擔」費用調升3大項改革,衛福部長陳時中23日證實,費用小幅提升與醫療分級是此次改革的主軸;衛福部社保司表示,若計畫能夠順利通過,預計最快5月底就可以上路,且不會增加弱勢族群的負擔。不過對於這項計畫,基層醫護痛批「看得到、吃不到」,認為即便漲了健保費用、增加醫護給付,血汗的勞動條件仍然無法獲得改善。
大同公司派與市場派的纏鬥,自2016年開打,4年多來雙方打得如火如荼,攻防中彼此都付出龐大金錢與名譽受損等慘痛代價,最後終於在去年10月的股東臨時會分出勝負,由市場派正式取得這家百年老店的經營大權。
前幾日媒體報導,台積電股東會上有股東提問:買疫苗「誰發動?錢哪來?」這一題要如何回答比較恰當,想必台積電的董事會應該思考了很久。出乎意料之外,劉德音董事長抬出了ESG神救援:買疫苗的費用,用ESG的預算來支應!這下好了,好多人來問我,買疫苗也算ESG嗎? 我說,當然算!這是企業救國(Enterprise Save Government),簡稱ESG不為過。
日本冷氣品牌大金在非洲推出了「冷氣訂閱」服務,只需安裝費用,以每天不到40元的價格,讓當地民眾能夠低門檻使用冷氣,還有哪些特色?
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拍板「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政策一出引起諸多討論,有教師團體擔心,後續維護費用恐成為學校龐大負擔。循環台灣經濟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建議,應導入循環經濟模式,別再用傳統買斷式採購,製造61萬台平板就是61萬台電子廢棄物,「學生需要使用平板,而非擁有它。」
歲末年終,不少家庭開始為孩子添新衣,考量到國內仍有不少弱勢家庭難以負擔費用,被封為最佛心本土企業的平價服飾NET便封館讓弱勢兒童挑新衣,而此善舉已默默行善長達14個年頭,即便這兩年生意受到新冠(COVID-19)疫情影響,也未中斷對家扶兒童的愛心。
許多企業將健康檢查及健檢費用補助納入員工福利,以確保員工的健康,然而研究顯示,造成員工「不健康」的元兇,大多源自於職場管理政策的不友善。事實上,要解決這些因管理而導致的員工健康問題,成本並不會太高,只要針對簡單原則進行改善,就能使員工和組織都同步受益。
風力發電機大廠西門子歌美颯(Siemens Gamesa),指稱物流費用「爆炸」(exploding)、原物料成本飆升,導致季度財報出現3億歐元的虧損。該公司盤中股價一度慘瀉16.2%,母公司Siemens Energy和競爭同業齊跌。
日本雅虎原本計劃今年讓員工重返辦公室,但政策大轉彎,1 月表示將讓員工遠距工作,且還要支付隨時可到辦公室的交通費用,包括坐飛機。
違規最高罰全球營收6%!重拳監管網路巨頭,歐盟《數位服務法》上路
技術領先日韓!環境部首創「AI淨灘」!7天變 1天,徹底改寫淨灘效率
大阪世博2025:高齡社會的照護 未來科技一窺究竟
春季出遊好時光 永續活動、登山、賞花、露營......十大人氣活動超夯推薦
海景第一排!氣候變遷衝擊國土環境,國環院與國土署簽MOU共享數據科研,緩解氣候變遷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