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11 月舉行的全球第26屆氣候變遷大會(COP26)讓我們知道,只是「碳中和」已經不足夠了,要「負排放」才能夠有效的減少二氧化碳在空氣中的含量。於是,很多企業不但開始思考降低碳足跡,更盡力從環境中消除碳排放,因為這也是消費者關注的議題。來自瑞士的 On 運動鞋品牌不但有獨特的設計,還用回收的碳做成鞋底,要成為「負排放」運動品牌。
大淨零時代下,最基礎的標的就是碳,這也是一個一碳定生死的年代。 當幾乎所有的國際趨勢和政策標的,都開始以碳為基礎標的時,我們台灣商人就應該去了解這些碳規則,和可能的因應策略。
3M在紐約氣候週期間,公佈了針對水資源匱乏地區的前導計畫與直接空氣捕捉技術的合作,並分享如何運用科學技術推動氣候創新及改善自身的營運碳足跡。
歐洲綠色政綱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在2050年以前達到氣候中和的目標,也就是溫室氣體排放應由一個等量的負排放抵銷,以期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中期目標是在2030年以前達到降低至少55%的溫室氣體排放至1990年的排放水準。 這也是歐盟首次有系統地規劃運用溫室氣體移除作為其達到淨零排放目標整體策略的一部分。歐盟執委會亦預見運用新的技術方法,例如二氧化碳移除、以土地為基礎的碳匯,將承擔碳中和更大的碳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