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衣櫃總能帶來滿滿的成就感,但後續處理才是煩惱的開始。狀態好的衣物可以直接捐給二手商店、舊衣回收箱、上網出售。但那些狀況不佳的衣服就令人相當頭痛。
根據「台灣ICC海洋廢棄物監測」統計,寶特瓶為數量最多的海洋廢棄物(於2017年達高峰)。為了解決海廢問題,環保署與七縣市環保局及台灣紡織業者組成國家隊,日前發表全球海廢原料比例最高的產品——含高達96%海廢寶特瓶製成的「潯寶衣」。
台灣人8大用電迷思,你有幾項?
你知道自己擁有哪些衣服,其中有多少從來沒穿嗎?更重要的是,你曾經計算過自己從荷包掏出了多少錢,買這些不穿的衣服嗎?
如果有件T-shirt要價台幣2000元,但可以連穿100天不洗也不會發臭、變髒,你會買單嗎? 2016年,有間新創公司「Unbound Merino」就主打一系列「免洗滌」衣物,成功吸引一批勇於嘗試的消費者體驗不洗衣服的快感。而這些「無洗滌」品牌不只試圖顛覆消費者長久以來洗衣服的習慣,更帶起一波時尚與環保的新革命,他們如何做到?
電商網購從家電、3C產品、衣服鞋子、書、 化妝品、食品生鮮到大型傢俱等各類商品,產生大量紙箱、紙袋、緩衝包裝及包裝輔助材料的大量垃圾,經常網購的消費者一定都很有感,堆積如山的紙箱和氣泡包材,每次消費都是垃圾處理的負擔。
「半夜洗衣服比較省錢。」你聽過這樣的說法嗎?除非,你家選用「時間電價」。 目前全國約98%的用戶都使用「累進電價」,24小時的電費都相同,而「時間電價」則是提高尖峰用電價格,降低離峰價格,兩者價差高達3倍以上,用經濟誘因引導用戶避開尖峰時間用電,抑低尖峰負載,適合每月用電700度以上的住宅,或每月用電1100度的商店評估選用,聰明用電省荷包。
我衣櫃中的衣服為數不多,而我喜歡的就是那幾件,有些是別人送的;有些則是自己買的,然而,一排衣裳望去,仍有幾件是我約莫半年以上都沒穿出門的,好幾次我拿著它們在鏡前反覆筆劃,端倪著自己穿著它們的樣子,鏡中的我沒有讓自己一眼瞧上便覺得順眼,反而有種怎麼看都怪怪的彆扭,我褪去了身上衣服,卻沒一鼓作氣地把它們丟掉,因為那些衣物看起來都還很新,而且,反正衣櫃裡還有很足夠的空間,放上幾件衣服應該沒什麼關係吧?!
相信不少人一到換季時,就會為「整理衣物」一事傷透腦筋。所有物品中,衣服是最容易「繁殖」的東西。尤其是女性,相信不少女性朋友整理自己的衣物時,都會有種「這輩子不缺衣服穿」的感嘆吧。然而,每到換季或是要出席什麼場合時,絕大部分女性朋友都會抱怨:「沒有適合的衣服可穿。」世上再也沒有比這更不可思議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