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加裝太陽能板,自己發電自己用,是張水田的建設公司獨步台灣所推的低碳建築。張水田自從搬進去住之後,如今夏季同期耗能減少三成,省電效果一等一。
造紙業以往都被認為是耗能產業,從紙張生產到販售給消費者的過程中,會耗費大量的水和能源;不過,以造紙為主要業務的永豐餘,近年來發展綠色能源有成,不但將廢水轉為用做沼氣發電,也採用零燃媒汽電共生系統,將造紙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轉化成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的使用,讓未來新屋廠的能源自給率,提高近100%。
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大量使用水、電、蒸汽的榮成,「循環經濟」是榮成紙業一貫奉行的營運模式,在台灣二林廠,榮成所用的每一滴水可以重複使用13次之多,生物汙泥可以做到零排放,完全顛覆造紙業過去給人高耗能、高汙染的產業形象。
大樓越高耗電越高,似乎是相當直覺的常識,但可不見得房屋越矮就越省能源,因為比起平房,大樓中央空調可一次處理整棟大樓許多戶,平均起來往往更有效率。事實上,平房以每人能源消耗量來說的確常常是勝過大樓,那麼,到底多高的大樓是比較省能源的,多高的大樓是比較耗能源的,最節能的理想高度存在嗎?
國內飯店指標品牌—雲朗觀光集團近十年來致力節能環保,其中,桃園翰品飯店本體已有二〇年左右歷史,一〇八年起在集團支持下耗資千萬元,引進高效率變頻冰水主機,加裝電梯電力回生系統,導入熱泵與中央能源監控系統,透過四大節能利器讓耗能設備全面升級,不受COVID-19(武漢肺炎)衝擊影響,貫徹綠色行動落實永續觀光。桃園翰品飯店此次獲頒一〇九年經濟部節能標竿金獎,也是繼花蓮翰品之後、雲朗集團旗下第二家得獎飯店。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統計,建築物消耗了全球能源的 40%,造成了不小的環境負荷。為了改變這個局面,不少先進國家開始「淨零耗能建築」(Net Zero Energy Building)的研究,甚至出現了「產能建築」(Positive Energy Buildings)的發展。
台北市政府環保局辦理一系列「台北市氣候變遷公民參與」工作坊,本月27日舉行首場活動,以「推廣城市深度減碳」為主題,邀集相關專家與民眾共同討論。針對台北市高耗能的問題,建築師陳光雄點出,目前台灣建築設計大多未因地制宜,不當的建材與設計在台灣就像「夏天穿貂皮大衣」,導致都市熱島效應加劇,冷氣空調開不停。
這條減碳養成之路,讓友達從耗能大戶,變成一家捐贈碳權的企業。 現在它不僅是台灣減碳先驅,更攜手供應商,打造綠色家園。
九月以來,因煤炭供應短缺,大陸多地出現「拉閘限電」現象,不少企業因此被迫停產。為緩解「電荒」問題,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八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拍板,可漲電價。由原本上浮分別不超過百分之十、百分之十五,放寬為原則上均不超過百分之廿,但高耗能行業電價不受百分之廿漲幅限制。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期許 2022 年「智在家鄉」數位社會創新競賽能吸引更多團隊以創新方式提出「邁向淨零碳排」(Net Zero Carbon) 提案,氣候暖化是重要議題,就半導體 IC 設計,做好低功耗也算幫助淨零碳排,聯發科不僅持續提供低功耗產品,且低功耗技術將絕對領先對手,未來十年也會持續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