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轉型是國際重要課題,Google、Apple等科技大廠更承諾,自家供應鏈生產要做到100%碳中和,以緩和氣候危機及天災衝擊,這掀起了一波全球產業鏈的綠色革命。 不少國家或地區近年陸續公佈自己的「碳中和」(carbon neutral)目標,並且在政策制定、商業模式、能源轉型、環境法規等層面,都會有相應調整。 面對全世界邁向零碳排的趨勢,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今天表示,減碳、降低製程排碳量、國營事業轉型及交通事業電子化,都是為未來政府優先推動方向,且「負碳技術」的投資與開發將是未來關鍵政策之一。
全球環保意識逐漸高漲,染色技術的革新成為紡織產業轉型的焦點。台灣染整大廠義裕新材料科技公司,以創新的無水染色技術掀起業界浪潮,攻克傳統水染的諸多痛點,成為紡織業綠色革命的領航者。 義裕今(18日)宣布與康那香、女媧等多家業界指標企業攜手成立「超臨界無水染聯盟」,共同推廣「超臨界無水染色」技術,期望顛覆行千年的傳統水染模式,降低染整過程的水資源與能源消耗,大幅減少廢水排放對環境的衝擊,開啟紡織產業綠色革命的新紀元。
全球就業版圖重塑,科技與綠色轉型驅動1.7億新職位,誰能抓住機遇? 隨著技術革新、經濟轉型、人口結構變化以及綠色革命的推進,全球職場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變化。到2030年,這些趨勢將創造1.7億個新工作機會,同時淘汰9,200萬個舊崗位。人工智慧、數據分析和科技創新等領域將成為最耀眼的增長點,但傳統核心經濟職位也將迎來復興,包括送貨司機、護理人員、教育工作者以及農場工人。
電動車(EV)已成為未來交通的關鍵,各國政府,包括台灣與歐盟,正積極規劃未來燃油車禁售的時間表,並著手搭建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以應對能源結構與環境保護的雙重挑戰。 本文將深入探討Fastned如何應對未來電動車充電需求的挑戰,並分析其商業模式如何成為推動全球電動車生態系統發展的關鍵力量,從而在能源與交通領域掀起一場真正的綠色革命。
面對氣候變遷和能源需求的雙重挑戰,如何兼顧發展與環境保護?在美國的聯邦土地上正展開一場綠色革命,透過生態光電與農電共生,找到能源與環境、能源與農業彼此的平衡,不讓任何一個角色成為能源發展的犧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