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下全球糧食生產受嚴重干擾,糧食進口國憂心忡忡,尤其國土有限,僅能騰出 1% 國土為農地,90% 糧食都是進口的新加坡,更是積極未雨綢繆,希望努力提升糧食自給率,不可能拓展太多農地下,還要能本地生產,那就只能想辦法發展「垂直農業」。
糧食生產的革新技術,已逐漸落實在北美工業園區、亞洲市中心,甚至在中東的乾旱沙漠裡也看得到蹤影,而它正是「監控環境農業」。 監控環境農業簡單來說即是防風雨、防極端氣候的農業技術,有許多農場會被建立在立體式的堆疊架中以種植糧食,這種糧食生產方法也被稱為「垂直農業」。 身為地球上 70 億人口的其中一員,我們需要解決的是這一代所要面臨的最棘手挑戰──全球糧食危機。
蜜蜂授粉不足會影響糧食生產與人類健康,但具體影響有多少?哈佛公衛學院最近計算出,每年有42萬7000人因授粉媒介不足而死於健康飲食相關疾病。這是全球第一個將野生動物授粉與人類健康關聯具體量化的研究。
全球糧食生產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佔總量的21%~37%,不永續的農畜牧業使氣候日益惡劣,極端氣候與天災衝擊不止危及生物多樣性,據報告,到2030 年農業和食品公司的價值更可能會損失高達26%,約1,500 億美元的投資者損失。但有研究則說,有企業透過淨零和積極行動來加速轉型,則可從土地轉型帶來的 4.5 兆美元的機會中分得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