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餐廳常迎來一陣涼意,這是因為餐廳的冷氣愈強似乎愈能顯現其高級之處,同時提高食慾。然而許多國家開始祭出政策,規定室內空調不得低於一定溫度。因此這便考驗業者使用各種對策,讓餐廳仍然能保持舒適的環境。
「食物浪費」不只是資源的消耗,對品牌來說也是徒增成本。大多吃到飽餐廳會採「吃不完就罰錢」策略,鼓勵消費者「吃多少,拿多少」以遏止浪費。 不過近期在日本無論是火鍋吃到飽餐廳「涮乃葉」(しゃぶ葉)、或是單點式的家庭餐廳「驚訝的驢子」(びっくりドンキー),都反其道而行,為乖乖把餐點吃完的消費者提供「獎勵」。
在近年疫情導致缺工的情況下,越來越多業者開始導入機器人,解決人手不足問題。但想要添購機器人屬於額外的硬體資本支出,對於資金不是那麼充沛的中小企業來說,更是不容易。不過,現在業者也可以考慮租一台機器人,先試試看他們的工作成效。
築間餐飲集團今年營收逆勢成長50%,在疫情重創的餐飲業中,打出一片好成績。董事長林楷傑更表示,築間將於明年第1季興櫃掛牌,朝上櫃目標前進。 究竟築間有什麼成功策略?本文帶你一次看懂。
「過年的時候,很多人在深夜吃火鍋吃到一半沒瓦斯,我們也要去送。」多年以來,瓦斯行師傅總過著隨call隨到,無法享有正常上下班的生活,凌波場域經理易達揚分享自己過去送瓦斯的「日常」經驗。
台灣西南沿海一帶,經常可見成堆的牡蠣殼、蛋殼,由於鈣含量高,不僅不利於焚化,掩埋也難以分解,還會因牡蠣殼上的殘肉、腐敗等因素,產生令人退避三舍的臭味,使之淪為被堆置處理的農漁業廢棄物。 然而,這些看似「垃圾」的農漁業廢棄物,在循環經濟概念興起後,已被視為極具產業應用潛力的原物料。
明亮的紅色招牌,先進的自助點餐機,裡頭可以點選滷肉飯、排骨飯、小火鍋等道地台灣小吃,這是觀光股王瓦城泰統集團今年推出的新事業體「無限廚房Infinity Kitchen」,消費者在該平台上,可以一次選擇八到二十種不同品牌、類型的餐飲。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受到各國經濟制裁,為了減少損失、穩住經濟,俄國不僅動用百億美元護盤,同時也禁止外資「逃跑出境」;如今全球紛紛向烏克蘭伸出援手,台灣企業也不落人後,富邦集團、聯邦銀行捐款、icheers、台中火鍋等捐出善款賑濟烏克蘭。 不過知名石油公司殼牌 ( RDSA )也將捐自俄羅斯購買原油的獲利時,卻遭烏克蘭諷刺「俄羅斯石油聞起來有沒有烏克蘭人鮮血的味道?」
吃火鍋選擇店家時,食材和湯底的標示、冷藏食品櫃和冰淇淋櫃的設置,到餐廳內場食材器具整潔和廚房員工的服裝儀容都應該列入考量的重點,在享受美食的同時,吃得安心才能更放心!
上周五(11月5日)晚間8點20分,人稱中國「火鍋一哥」的海底撈(6862 HK),於香港交易所官網發布公告,宣布調整門市擴張規劃決策,將在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關閉約300家業績不如預期的門市,並承諾不會裁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