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來愈多大學走入場域進行教學、研究,以具體行動實踐大學社會責任。為了讓民眾了解「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計畫)的內涵,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於107年10月27、28日在屏東大鵬灣舉辦「大學社會實踐主題交流活動」,以「海洋永續、農業創新」為主題,展出共20件計畫成果,並帶來協同地方產業研發的各項產品,以及戶外農漁市集,活動適逢週末假期,吸引不少民眾前來參觀,反應十分熱烈。
五年前,臺中市環保局成立了「環保艦隊」,宣示投入海洋管理的決心。 五年過去了,臺中市積極落實海洋管理,解決海洋污染問題,海洋廢棄物清除量幾乎翻倍成長,二一年海洋廢棄物清除量已突破一萬公斤。 能有如此成長,臺中市環保局表示,靠就是「跨部門預演」、「預防部署」及「民眾參與」。
台灣海鮮愈抓愈小、愈來愈少……,海洋保育與漁業經濟的平衡,是道複雜難題,政府推動漁業管理,漁民配合改變,作為消費者的民眾,也不能置身事外,從生活出發、改變消費習慣,每個人都能為海洋永續盡一份力。
台灣四面環海,海洋資源豐富,不少民眾也愛海鮮、愛吃魚,但對於海洋文化卻稍陌生,常吃的種類也多來自進口或養殖。 創立於花蓮七星潭的《洄遊吧fish bar》透過食魚教育推廣海洋永續,讓大小朋友對魚及大海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於今(20日)舉辦「藍色共鳴、海洋為盟」海洋保育ESG論壇,號召企業及民間團體共同支持海洋保育,將「人與自然和諧共榮」的願景轉化為具體行動。 海保署署長陸曉筠強調,「海洋保育、攜手永續」ESG 專案所訂定之 4 大方針 及 15 項方案類型,後續亦將納入臺灣證券交易所「公司治理評鑑之參考範例」。
由《今周刊》主辦的「ESG永續台灣第五屆國際高峰論壇」今日(3/19)在台北遠東香格里拉飯店盛大舉行。本次論壇以「打造零碳經濟 深化永續布局」為主題,邀請政府官員、企業領袖及產業專家共襄盛舉,聚焦全球碳權發展與國際碳市場合作,探討企業如何運用「以碳抵換」的理念,加速落實淨零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