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近來總是困擾各國,不論是洪水、地震、海嘯,除了威脅人們生命財產安全,更帶來金融風險,進而可能衝擊銀行業安全性與穩健性。唯有正視氣候變遷帶來的巨大影響,才能有效協助客戶防範風險造成損害。
「面對後疫情時代,企業經營決策更重視風險應變力,投資人也更加重視企業的永續責任,作為「ESG倡議始祖」的聯合國,日前發布一份股東會行動指南,為投資人指引方向。
2004年十月,聯合國與知名國際律師事務所富而德(Freshfields)合作,發表了一份以該事務所為名的《富而德報告》。報告一大重點,在澄清金融機構將ESG納入投資決策過程的適法性疑慮。
近年隨著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投資概念的漸趨普及,企業在ESG上的相關政策及作為,已成機構法人在進行投資決策時的重要參考依據。只是,目前市場上的各家ESG評估報告,大多只能付費取得,一般投資人若想了解一家公司的ESG細節分數,難免感到無所適從。
新光人壽董事長吳東進遭金管會停職兩年九個月,對此他相當「錯愕」,認為自己根本「罪不至此」,且沒有干預投資部門的投資決策,也緊盯相關補救措施,且在9月認購新光金特別股,要增資新壽,面對莫名的停職處分,吳東進說,他一時間不知該說什麼。
由181家企業組成的美國企業圓桌會,近日發表聲明,承諾企業做決策時應考量到所有利害關係人, 包含顧客、員工、供應商及社會,並以長期價值取代短視近利,進而創造更美好的社會,世界才得以為繼。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變化,讓綠藤生機緊急更改年度策略、並加快新決策的循環,這也讓我再次理解到,我們要擁抱變化、克服挑戰,因為這也是成長的機會。
今年以來最夯的投資商品之一,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ETF,在短短時間內,人氣直逼業界長青樹元大台灣50(0050);而令投資人好奇的是,將「永續」(ESG)概念納入投資決策中,對報酬率確實有幫助嗎?
澳洲呼籲調查新冠肺炎源頭惹惱北京,中國使出狠招對付澳洲,禁止燃料煤(thermal coal)等多項澳洲產品進口。但是限制煤碳進口,讓中國境內大缺電,工廠被迫停工、員工更需爬20 層樓梯上班。
沈榮津:業者也要有進度 不是怪天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