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在2045年邁向碳中和,瑞典正積極展開能源轉型之路。轉型策略之中,氫能的技術發展是關鍵之一,目前已有上百個相關計畫正在執行。這個綠色能源先鋒國家,做了哪些嘗試?
現代生活的便利,其中有一部分是建立在擁有大量車隊的物流系統。然而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卻成了便利的代價。日本全家便利商店有鑑於此,便開始實驗採用氫燃料的運輸車作為減碳先鋒。
中油公司規劃今年底引進國內首座可移動式加氫站。不過有業者提出,國內目前無加氫站設置法規可依循,建議先參考國外方法試運行。而氫能運具初期的高額成本,也需靠政府補助解套,否則生產出來的氫氣將「沒有地方走」。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今(17日)宣布成立「台灣與亞太國會新能源推動聯盟」,同時舉行「台灣氫能發展公聽會」,邀請氫能產官學專家針對氫能運用及未來發展進行討論。
響應淨零碳排目標,交通部推出「二○三○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政策,但目前進度落後。 業者認為,政府可借鏡韓國氫能公車,採電動、氫能公車的「雙軌制」,以達成無碳運具目標。
暌違四年的東京車展上,除了各家車廠端出電動概念車「秀肌肉」,更有不少氫能源車亮相, 而豐田的氫能巴士即將於十一月引進台灣,是否意味著氫能車離上路不遠了⋯⋯。
(今周刊1388) 距離韓國釜山約一小時車程的蔚山市,不僅是韓國的工業重鎮,也是現代汽車發源地;但外地人很難察覺,在車水馬龍的街道底下,其實已經埋了長達近十公里的氫能管線,從當地石化園區內的氣體供應商德陽作為起點,穿過當地著名的太和江底,途經市中心最繁榮的心臟地帶,再一路向南拉到現代汽車的製造大本營,預計最快在今年年底,就能全線供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