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顧問集團和 GFA 共同發布的《時尚產業脈動》報告估計,2015年全球紡織和服裝業排放了1,715百萬噸二氧化碳量和 9,200 萬噸廢棄物及消耗了790 億立方公尺的水。如果行業內不發生重大變化,到 2030 年將增加至少 50%。
新年穿新衣,在過年習俗象徵嶄新的開始,但在全球化的時代,快時尚產業與網路商城蓬勃發展,購買新衣比以往更便利,人們的過度消費正對環境造成嚴重負擔。非營利組織Remake發起一場名為「無新衣挑戰」的環保運動,號召大眾重新思考我們與服裝的關係,連《BBC》主播也共襄盛舉。
今周刊編按:今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多國領袖將齊聚韓國釜山,展開《全球塑膠公約》第五次談判會議(INC 5),這是預期的五輪談判中最關鍵的一役。 但你知道嗎?平常很容易接觸到黑色塑膠製品,如食物外帶容器、玩具、服裝和髮飾、辦公用品、電子產品盒等等。研究發現,隨處可見的黑色塑膠製品,可能含有有毒的溴化阻燃劑,也稱為 BFR,與癌症、神經系統問題、內分泌干擾以及生殖和發育問題有關。
COP 29進入第二天,不少活動也都相繼展開,雖然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但還是有一些台灣人克服困難,進入了聯合國官方藍區。其中,最受囑目的,要算是穿著魯凱族傳統衣帽進場的唐詩偉,現場不少媒體,都對一身原民穿著的他,非常感興趣,包括:美聯社、亞塞拜然通訊社、印度The Telegraph等,都相繼要求採訪。
根據全美零售聯合會最新發表的報告,該組織表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所提出的全面性關稅政策,可能將導致服裝、玩具、家具、家用電器、鞋類和旅行用品等,日常商品的價格出現劇烈飆升,並使美國消費者每年損失高達 780 億美元,折合約新台幣 2.5 兆的購買力。
快時尚服裝公司Zara、H&M和零售巨頭IKEA、Primark等十大品牌將共同合作,於明(2025)年起啟動「Re-viste」的自願性試點計畫,以因應歐盟正在審議的新法案,要求生產者預付每件T恤約0.12歐元(約新台幣4元)的紡織品廢棄物處理費。
奧運剛閉幕,加拿大代表隊的精采表現記憶猶新。今年服裝由加拿大本土廠牌、有「最美瑜珈服」之稱的Lululemon負責,羨煞許多隊伍。但在開幕前,環團向法國控告Lululemon漂綠,要求撤下品牌宣稱的「地球友善」,並稱「加拿大運動員應該得到更好的(運動服飾)」。
你是否想過,精簡衣櫃,讓服裝質量取代數量,也可以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近年興起的慢時尚風潮,專注於以工藝製作精神,創造品質更好、使用壽命更長的「永恆系列」服裝與居家用品。 致力於慢時尚的品牌,以質感物件發揮「少即是多」的哲學,滿足了注重永續環保價值,同時又渴望自我風格的消費者。
「衣服在成為產品前,其實有大量廢棄布料產生。」那些看起來完好無缺的素材,可能因顏色不夠好看而被丟棄,或裁製過程被切除無法再利用的邊邊角角。 如何賦予它們價值,進入永續循環體系?
「第一次聽到八二定理是在經濟學課,後來發現也適用在衣櫃:有80%的時間,我們都在穿那20%的衣服。」 打開衣櫃,是不是總覺得少一件衣服?但翻一翻又發現有些吊牌竟然還在!愛美是天性,看到喜歡的就想買,但不少人最常穿的就是衣櫃裡那20%,其餘的80%幾乎像全新服飾,甚至快忘記它們的存在。 80%循環時尚創辦人EVA創業的起心動念,想解決大眾80%閒置衣物,減少丟棄與浪費,讓每件服裝都能找到下個使用者,延續它的光芒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