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升至三級後,許多購物行為由線下轉至線上,不少人家裡已經堆滿網購的紙箱與包裝袋。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每年累積340萬公噸的一般垃圾,其中有3萬公噸為網購垃圾。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後,台灣的網購垃圾已比2019年成長了約40%,在2021年本土疫情席捲的狀況下,預估數字只會上升不會下降。
「每次把暖暖包丟到垃圾桶的時候,總會覺得這樣真的好嗎?心裡感到沈重。」一位日本民眾因此贊助了暖暖包回收利用的群募計畫,該計劃利用回收來的暖暖包成功淨化河水。
太陽能是增長最快的可再生能源,未來將因全球加速脫碳及美國《通膨削減法案》繼續大幅成長。然而,退役太陽能電池面板多送往垃圾掩埋場,但現在隨著太陽能面板愈來愈多,技術投資與發展下,太陽能面板材料可望高達 95% 重新回收利用,預計 2030 年可回收材料價值超過 27 億美元。
根據聯合國統計,2019年全球電子垃圾在短短5年內激增21%,產生了破紀錄的5360萬噸,其中手機占了大部分。更糟糕的是,只有17%的電子垃圾被回收利用。而近來「維修權」(Right to Repair)運動的興起,就是為了反制,甚至扭轉這個趨勢。
您知道嗎?全球的塑膠垃圾中只有 2% 被回收利用,諸如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和雀巢等公司的塑膠寶特瓶,都是沒被回收的環境垃圾。您我以幾分鐘喝完的飲料,廢棄的瓶子卻將遺禍百年,持續污染環境,並危害氣候與您我健康。
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是美國最大的石油公司,更是全球最大的免洗塑膠製品生產商。但在今年9月便陷入一場「漂綠」(green washing)訴訟之中。 加州檢察長Rob Bonta指控該公司在塑膠回收利用方面從事「長達數十年的欺騙性宣傳活動」,嚴重加劇了全球塑膠污染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