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4編按:德國、奧地利、盧森堡、葡萄牙與丹麥5國環境部長,13日在COP26(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中發表聯合聲明,表態拒絕將核能納入歐盟投資的永續清單,奧地利指出核能並非乾淨能源,而德國則是表示核能風險過大、昂貴、發展緩慢且有替代方案,明確表示了「核能非綠能」的認知。 以下為沃草針對反核公投專題,是否需要重啟核四的探討。
Kelly 住在澳洲西岸的珀斯(Perth)郊區,還記得 2016 那年,全澳洲第一場社區電池(community batteries)試驗在此地展開時,她和家人起初滿腹狐疑:「當時大家都在猜測這項計畫究竟可否減少家庭支出,因為費用結構有點過於複雜,不過後來事實證明的確可以,每兩個月我們都至少省下近 3000 元新台幣。」
能源經濟專家、中央大學台經中心研究員梁啟源編制的能源安全模型顯示,今年第三季台灣能源安全指標為64.1,較第二季減少5.1點、較去年同期更大減10.9點,反映出台灣能源脆弱度直接上升,同期間電力密集度上升,亦顯示電力使用效率惡化。梁啟源27日指出,台灣缺電、限電已近乎不可逆,今年脆弱度加快惡化下,將成為2023年最大危機。
台灣缺電問題在即,再生能源與環境利用是否可找尋關鍵平衡點,若台灣邁向2050淨零目標,再生能源必須提高使用量,但台灣國土面積小,再生能源地點的選擇即成為關鍵問題,而台灣風力資源豐富將有助於實現該目標,但究竟陸域風電在台灣究竟面對什麼樣的關鍵議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