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公司規劃今年底引進國內首座可移動式加氫站。不過有業者提出,國內目前無加氫站設置法規可依循,建議先參考國外方法試運行。而氫能運具初期的高額成本,也需靠政府補助解套,否則生產出來的氫氣將「沒有地方走」。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今(17日)宣布成立「台灣與亞太國會新能源推動聯盟」,同時舉行「台灣氫能發展公聽會」,邀請氫能產官學專家針對氫能運用及未來發展進行討論。
彩碤新能源今日舉辦全台首輛氫能原型車賦能儀式,由研華負責智慧車聯網解決方案、聯華林德打造加氫設備、中油展示加氫站設置模型,採用台灣第一套商用車供氫模組及加氫口模組,加氫只要 10~15 分鐘,續航里程就能達到 450 公里以上,而且電堆壽命超過 3 萬小時。
台灣公布二○五○淨零碳排路徑,氫能獲得政府青睞。然而,台灣中油布局多年的加氫站,面臨法規、選址、民眾抗議等挑戰,將氫能轉接到民用交通載具的「最後一哩路」,始終走不完。
離岸風電大家都耳熟能詳,但你聽說過離岸光電嗎?旭東環保科技(1343)董事長董基旭於今(5日)出席《今周刊》主辦的「2024第八屆能源轉型國際論壇」時表示,太陽能及風力發電是目前發展最成熟的再生能源,由兩者結合的離岸浮動太陽能,將引領台灣再生能源產業進入全新發展局面。
台灣中油公司今 (4) 日上午舉行新任董事長方振仁及總經理張敏布達典禮,由經濟部次長連錦璋監交。連錦漳致詞時表示,中油董總座上任後的三大重點任務為「減碳、AI、綠電」,將全力協助中油能源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