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將造成一系列的動植物生存危機,以海洋生物而言,溫度升高將減少海水中的氧氣,可能導致大規模的魚類死亡,最明顯的是許多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的家園珊瑚,對溫度也非常敏感,2016~2017年的熱浪導致澳洲大堡礁一半珊瑚死亡。現在科學家進一步發現,由於海洋溫度升高,不但影響海豚的出生率,且存活率也較低。
在少子、高齡化危機當道的台灣社會,桃園近幾年來人口成長速度全國最快,近7年來,桃園人口成長22萬人,出生率也是六都第一,領先全國的人口活力也讓桃園市拿下《今周刊》「2021永續城市大調查」中的,永續城市(六都)特優獎、(六都)社會力特別傑出獎。
自疫情開始,世界許多富裕國家出生率急劇下降,台灣出生率全球墊底,去年美國的生育率跌至歷史最低,中國出生率也下降 15%,法國嬰兒出生率是二戰以來最少。但世界有個角落例外,就是北歐國家,不但疫情期間繼續生孩子,甚至還迎來嬰兒潮。
近年日本人口持續下跌,早前Elon Musk在Twitter回應一個相關貼文時表示,若日本政府不作出任何改變令出生率高於死亡率,日本終有一日將會亡國。最近日本内閣府亦就應如何透過研究男女關係改善「少子化」進行討論,當中竟然有建議提出推行戀愛教育,讓國民練習告白、求婚和壁咚……
青年失業率攀升、人才外流、出生率下降……在喜馬拉雅山脈寧靜山麓間,曾被評為全球最幸褔國度的不丹,如今也不得不面對現實重擔,重新思考發展策略。為了帶動經濟轉型,吸引人才回流,不丹正在規劃一座融合正念、環保、自然與文化的「格勒普正念之城」,他們並非單純擁抱資本主義,而是試圖走出一條可融合現代發展且兼顧永續理念的全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