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水泥10日宣布,旗下所有水泥產品已全數取得碳足跡查證,成為全國第一家完整涵蓋所有產品類型碳足跡查證的水泥企業。其中,亞泥生產的低碳水泥更創下國內水泥產品最低碳足跡紀錄,展現低碳技術和綠色製程的領導地位。
台股自8月6日上一波觸底反彈後,呈現大漲小回的波段走勢。雖然目前短線上,技術面仍處修正態勢,不過中線仍相對偏多,使行情近來震盪盤堅。法人預期,台股本波短線上漲的最大滿足點,約落在23,200點至23,500點左右。 在此趨勢下,法人更側重投資布局的選股方向,尤以國慶雙十後,包括AI概念股、政策概念股、及中概股等三大領域最受關注,除了題材性外,同時也具有基本面、籌碼面、與技術面等三大優勢。
美國出現通膨降溫訊號、即將迎向降息,美股漲勢中斷並干擾台股12日一度重挫615點。而資金逢低進場,尾盤跌幅收斂、跌473點,加上適逢台股除息旺季,以及美股反彈與台指期夜盤大漲逾300點,分析師認為,台股劇烈震盪之際,法人仍敢於進場的高現金殖利率股,如上海商銀、亞泥、玉山金等,有望走一波填息行情。
遠東集團旗下水泥事業亞洲水泥公司(1102),週二(6/25)召開股東常會,會中亞泥董事長徐旭東強調,儘管目前中國房市、景氣低迷,他仍不看衰中國市場,且亞泥還有非水泥和轉投資事業,能穩健支撐整體獲利。
繼日前亞泥宣布私有化子公司亞泥中國,並於港股下市後,台泥也在今天宣布將進行私有化工作,收購法國子公司NHOA並下市。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台灣丹麥雙向論壇」近日登場,深入解析CBAM對台灣出口企業的影響,希望化解台灣業者的碳焦慮。亞洲水泥(1102)多年布局水泥業的低碳轉型,大幅縮減碳排放量,還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儘管亞泥目前尚未在歐洲投資,卻是唯一受邀分享的水泥業者。亞泥花蓮廠首席副廠長陳志賢表示,將持續發展低碳技術創新,致力成為全球水泥業低碳轉型的領導者。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問題日益嚴重,各國紛紛推出碳定價政策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對台灣企業而言,如何因應碳費政策以及有效實施減碳策略,已成為關鍵議題之一。 其中,水泥業作為高碳排產業之一,自然也承受著相應的壓力與挑戰。因此,本文將探討碳費對水泥業的影響,以及該產業的應對策略。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公布了台灣前三十大用電大戶使用綠電情形,檢視身為用電大戶的企業,哪些在使用綠電以盡企業社會責任的表現比較積極?哪些有企圖心?哪些企業的資訊比較透明?又有哪些企業可以看見具體的綠電目標及願景?
水泥隱身於日常生活,建造道路、大樓、水壩、地下室地板等等,都會用到它,但這些無所不在的灰色板塊,卻掩藏著氣候危機。水泥生產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以上,高於航空、航運、垃圾掩埋場等產業。 不論形式,人類製造水泥已有數千年歷史。古羅馬人把火山灰、碎石灰與海水混在一起,打造出引水道與萬神殿等代表性建築。現代版的水硬水泥(亦即與水作用後會逐漸硬化)可追溯到19世紀初,原料取得方便,製作起來簡單又便宜。發展至今,水泥已是全球最普及的建材之一,每年產量約40億噸。
S&P Global標普全球日前公布2024年永續年鑑(S&P Global Sustainability Yearbook 2024),這是全球最具指標性的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評比之一,本次評比,涵蓋全球62項產業、9400家企業,亞泥從中脫穎而出,不僅列入永續年鑑會員,而且比分大幅躍進,是台灣建材類別中的最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