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第七屆南山醫務社工獎 看見醫療背後的溫度,肯定助人的價值

第七屆南山醫務社工獎 看見醫療背後的溫度,肯定助人的價值
撰文: 永續實踐+     分類:南山,永續健康推動 日期:2024-11-14

醫務社工從心理、社會及環境等層面,提供病人及家屬全方位的支持,同時扮演醫療團隊中的溝通橋樑,協助病家順利度過疾病的低谷,是全人醫療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他們的努力與貢獻值得被重視。

 

第七屆「南山醫務社工獎」頒獎典禮上,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周志浩、社會救助及社工司司長蘇昭如與各地醫療院所院長、副院長親自出席表揚得獎的醫院社工團隊及個人,肯定他們的付出與奉獻,厚植了醫療照護的能量與品質,並為臺灣永續健康帶來更多力量。

 

發起單位之一的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尹崇堯表示,南山人壽推動「南山慈善基金醫療關懷計畫」十多年以來,與醫務社工緊密合作,一起幫助弱勢病患度過無力就醫的困境外,南山人壽內外勤夥伴更投注時間與精力,平日協助醫院所需的志工服務,重大災難發生時,更攜手前進第一線關懷災民。「我們深刻感受醫務社工從醫院到偏遠社區、從急性醫療到長期照顧,努力發揮光與熱,是社會安全網重要的守護力量。」

 


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尹崇堯董事長

 

醫務社工是社會安全網重要的守護力量,他們的努力與貢獻應該被重視。

 

在與中華民國醫務社會工作協會共同推動及時任衛生福利部部長的陳時中政務委員的支持下,於一〇六年催生了全國唯一專為醫務社工設立的獎項。陳時中政務委員表示,醫務社工是一門高度專業與困難的工作。他們面對的,經常是脆弱及高風險家庭的個案,需要無比的專業跟耐心。透過「南山醫務社工獎」讓大眾看到他們的工作價值,盼各界持續攜手努力,為社會帶來正向的力量。

 


行政院陳時中政務委員

 

醫務社工經常面對脆弱及高風險家庭個案,需要高度專業與無比耐心。

 

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周志浩肯定醫務社工是連結及整合醫療、救助、社福領域的關鍵角色。第一線社工以多元角色及應變能力,整合並連結資源,協助病人與家屬解決醫療照護過程中的問題,更走入社區、擴大服務偏鄉社區、無國籍、無家者等弱勢民眾。

 


衛生福利部周志浩常務次長

 

醫務社工連結醫療及社福資源,協助病人解決醫療照護過程中的問題,更走入社區服務偏鄉及弱勢民眾。

 

隨著社會需求的增加,醫務社工承擔了更多的工作與責任。中華民國醫務社會工作協會理事長溫信學表示,全國近二千名醫務社工,全力投入急診、家庭暴力、臨終安寧病患的照護,透過跨團隊合作,積極協助將社會安全網建構得更完整,但人力限制是目前最大的困境。他認為在賴清德總統成立「健康促進委員會」推動「健康台灣」的願景下,醫務社工將擔任重要角色,呼籲相關部門研擬薪資補助或專案獎勵等措施,給予醫務社工實質的支持。

 


中華民國醫務社會工作協會溫信學理事長

 

社安網人力限制是目前醫務社工最大的困境,呼籲以薪資補助或專案獎勵給予實質的支持。

 

綜觀本屆得獎醫院團隊與個人,醫務社工因應大環境變化,提出許多創新的照護模式。如:團體組獲獎的醫務社工團隊,透過跨域合作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協助早療家庭、特殊兒少、急重症患者等,更擴大服務至失聯移工與無國籍的病患等。個人組獲獎的社工師們,在安寧緩和、器官捐贈移植與跨領域精神治療等方面,都能看見他們守護病人及家屬的身影,並積極走入社區,提供創新服務。

 


南山人壽長期推動醫療關懷計畫,與醫務社工密切合作,協助弱勢病患並投入病友家庭關懷服務。

 

和解與陪伴 圓滿人生的最後一哩路

 

當生命走到終點,器捐者的付出,幫助受贈者重獲新生,但誰來關心器捐者家屬的心情?從事器官捐贈勸募及關懷服務多年的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社工師謝書豪認為,幫助器捐者與家屬間互相理解與尊重,是比完成器官捐贈更重要的事。他曾經服務過一位家庭關係疏離,因意外命危的青年,父親接到通知趕到醫院,他先聽父親講訴兒子常闖禍的過往;並引導父親諒解兒子,在準備進行捐贈手術的前一刻,父親握著兒子的手說:「你愛乖喔,阿爸要放手了喔!」這一聲交代,重新牽起父子的和解與情感連結。

 

醫務社工發揮社會、心理與靈性照護價值,給予安寧及器官捐贈案家社持續性的關懷,讓病家生死兩相安。

 

「生死兩相安」是處理生死與安寧緩和議題的目標,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社工管理師葉芳伶分享——曾照顧過一位僅靠低收補助度日的肺癌末期病人,面對生命盡頭,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怕拖累唯一的親妹妹,經過社工團隊找資源補助,安排入住機構,讓他順利走完人生,妹妹感謝社工的幫忙,讓哥哥能無牽掛地離開。

 

臺大醫院社工組長吳家鳳有感表示,自己曾是喪親家屬,了解面對至親臨終的悲傷心情,她在服務病家時,更能感同身受地,安撫他們的情緒。光田綜合醫院社工師張舒怡在進行安寧緩和服務時,會傾聽病人的生命故事,並肯定他的人生價值,在關懷病家過程中,幫助病人與家屬道謝、道歉、道愛、道別,讓彼此不留遺憾地放手。

 

從社區到偏鄉 用心接住每一個需要

 

台灣將在二〇二五年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儘管長照機構涵蓋率逐年提升,但仍有不少長輩希望在熟悉的環境終老。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社工團隊關懷獨居住在老舊公寓,罹患小腦萎縮症的陳老伯,社工師先評估他的需求,與營養師討論適合的餐食,並連結社福資源,安排志工每日送餐,同時經常關心他的生活、健康,讓他可以在社區安心生活。

 

醫務社工的服務場域從醫院內擴及社區,連結醫療與社會資源,照護弱勢及邊緣民眾的醫療健康與身心靈需求。

 

社工室主任張志豊表示,建構社區安全生活網絡是社工團隊的服務目標,包括:辦理社區衛教講座與健促活動、弱勢獨居長者送餐服務等,協助長輩安心在地終老。

 

聖保祿醫院長年關注桃園復興山區的就醫問題,透過設立山地醫療站,投入偏鄉地區醫療照護。社工課長嚴之翔分享,社工團隊曾服務一位失婚且與兒女無往來的乳癌四期患者,靠打零工生活的她,罹癌後生計困難,曾想放棄治療,社工師協助她申請社福補助,穩定她的就醫跟生活;並連繫久未謀面的孩子,照顧她直到離世。

 

不論是社區或原鄉,精神障礙者都是難以獲得社會接納與資源的弱勢底層,大眾對他們越缺乏了解,他們回歸的道路就越艱難;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社工師吳嘉純表示,社工在服務精神病人時也常受挫無力,但必須要常保堅持與耐性,只要病人做好出院心理調適、準備迎接社會挑戰,就要盡所能排除所有障礙,幫助他們走上復元的道路回歸社區。

 

跨單位整合 實現醫療平權目標

 

每個人都有平等享受全面醫療保健的機會,不應因國籍、種族、宗教或社會階級而有差異,對醫務社工來說,實踐醫療平權更是重要的專業信念。臺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社工團隊協助處理與日俱增的非法外籍移工病患時,發現許多問題與困境,需要公部門及民間共同努力;社工室主任李國隆舉例曾服務過的外籍失聯移工阿福,因腦動脈血管瘤破裂,手術後右側肢體偏癱,需靠鼻胃管進食與復健,面對龐大的醫療與照顧費用,社工團隊數次與公部門討論未果,又苦於無合適的社福資源,轉而尋求移工同鄉會協助,順利安排返國,他在家人妥善照顧後,順利移除鼻胃管並可緩步行走,獲得康復的機會。

 

「社會工作最重要就是同理與接納,每個無家者都有辛酸的過去,我們要去協助他們,讓他們擁有平等、有尊嚴的醫療照護權利。」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社工課長蔡宗達在社區建立無家者街頭醫療守護網,整合院內部門與外部社福中心、民間街友輔導單位,辦理街友義診、傳染病、三高慢性病及肝炎篩檢,並提供衛教宣導,透過建立可近性、主動性的全方位街頭醫療照護,捍衛無家者的基本健康生活權益。

 

守護弱勢兒少 陪他們平安長大

 

「醫務社工最重要的價值,就是幫助弱勢族群,讓他們得到適切的醫療與照顧。」亞東紀念醫院社工室熊蕙筠主任表示。

 

醫務社工致力弱勢兒少醫療保護服務與脆弱家庭關懷,協助建構社會安全網。

 

亞東紀念醫院社工團隊曾在早療門診進行家庭評估時,發現一位罹患思覺失調及憂鬱症的單親媽媽,她獨自照顧兩名確診自閉症、智能不足和全面發展遲緩的孩子。社工師立即啟動保護機制,輔導他們申請清寒生活扶助,並安排孩子們在醫院進行早療,經過三年,見證孩子從無口語到可以表達句子,也讓媽媽得以安心就業,幫這個家庭脫離困境,看著孩子的成長和進步,家長、醫療團隊和社工內心都有滿滿的悸動。

 

因家庭功能式微及型態的轉變,社會工作者得處理較過去更複雜的社會及家庭議題。持續照護中部海線地區弱勢族群的童綜合醫院社工團隊,社工課長游怡貞分享說,曾經幫助過一位僅八個月大,罹患罕見疾病的嬰兒,自出生後便頻繁入院,經醫療團隊通報,社工師介入後發現——這個家庭中還有其他發展遲緩的孩子,爸爸不願承擔照顧責任,媽媽也因沉重的照顧壓力身心俱疲,社工師先進行兒少保護通報,匯集相關單位會議討論,提供家長照顧協助,並定期評估小朋友們發展情形,在社工團隊的努力下,見證這個家庭的轉變,也讓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下成長茁壯。

 

臺北榮民總醫院社工師黃明慈認為,社會工作往往無法立即看到成果,初始微小的幫助,可能為病家帶來巨大的改變;社會工作就是運用專業知識、經驗、能力和智慧,逐步為病家帶來重生的契機。

 

如同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楊志新院長所說,社工師是醫療團隊的堅強支柱,更是病人的重要後盾,為病人和家屬帶來更多的安心和希望,幫助他們重建信心,開啟嶄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