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都可買花 全球化下的高碳排花卉
花卉種植是全球重要的經濟產業,2015年的貿易額高達150億歐元,考量到鮮花的脆弱性,從農夫、工人、批發商、運輸業到交易商、花店及消費者手上,整條產業鏈需要全面冷鏈才能讓花維持「休眠」,且運送需在24至48小時內完成,因為每延誤一天,花卉價格就會下跌15%,這代表須採用最快速的空運,也因此單趟運量較小,碳排也較高。
全球最大宗的花卉買家位於歐盟和美國,最大的花卉產地則來自厄瓜多、哥倫比亞、肯亞及衣索比亞,這些地方大量種植了玫瑰、康乃馨及菊花等熱門花種。肯亞作為全歐盟將近三分之一的玫瑰供應地,首都奈洛比的機場甚至有一整個航站完全用於輸送花卉,切花(從活體的鮮花上直接切取有價值的部分,例如莖、葉、花朵等)更每年貢獻約1%的國內GDP,僅次於最大宗作物茶葉。
國際花卉交易協會(UF)秘書長瑪米亞斯(Sylvie Mamias)指出,歐美等國家花卉種植的外移始於1970年代左右,主要是因為石油危機造成用於維持溫室溫度的燃油價格上漲,而南美、非洲等花卉產地有著許多得天獨厚的條件,像是緯度高、夜晚涼爽,適合許多花卉生長;靠近赤道的地區,則受益於日照時間長以及勞動力較便宜等。
花卉產區的專門化讓季節性生產走入歷史,如今,全年365天都可以買到各式各樣的花卉,只是,這一切都是有代價的。
▲ 溫室產出的花卉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圖片來源:driesel/Pixabay
溫室花卉高耗能 碳排超過「舶來花」
澳洲永續花藝網絡(SFN)列出商業用花卉生命週期中,數個可計算碳排放的階段,包括溫室材料及建造、肥料與殺蟲劑的製造及運送、種植與採收機械等運輸交通工具的燃料、生產幼苗及球莖所需能源,和用於管理及處理廢棄物所花費的能源等,不只如此,最後的包裝階段也可能有額外的碳排放。
在整個流程中,無疑屬運輸花卉的碳排放最高,不過考文垂大學創意經濟與生態學系長期研究永續花卉的教授貝克(David Bek)博士指出,需要全年恆溫、自動供水,同時消耗大量肥料與殺蟲劑的溫室,其實也貢獻了不少。
歐洲有70%的花卉其實來自荷蘭,雖然其中很多是荷蘭作為中轉國,先自肯亞等地進口再轉出口的花,但荷蘭自產的花仍不在少數,荷蘭花大部分產自溫室,用水量及碳排放量十分可觀。
2017的一份英國研究顯示,光是一株荷蘭產的百合,碳排放就多達3.48公斤,而在毋需長途運送的情形下,使用溫室種植的荷蘭玫瑰與種植在室外的肯亞玫瑰,兩者的碳排放相仿,皆落在2.4公斤左右,若將航空運輸納入考量,肯亞玫瑰甚至可以少上5.5倍碳排放,可見溫室的能耗可觀。
▲ 選擇在地小農花卉也可以減少碳排。圖片來源: Katya_Ershova/Pixabay
轉用再生能源、買在地花卉 業者、消費者攜手減碳
正因如此,當試圖減少花卉種植的碳排放時,業者大多會從改善溫室的能源供應著手,像是在荷蘭最大花卉拍賣市場阿爾斯梅爾(Aalsmeer)附近有溫室的玫瑰花種植商PortaNova,就透過使用100%風力發電、改用LED照明系統,以及封閉循環施肥系統等方式,成功將單株玫瑰的碳排放減低達90%,僅剩每株56克。
而若要減少運輸產生的碳排放,常見的做法是購買當地生產的花卉,英國組織Flowers from the Farm及美國組織Slow Flower Movement皆主張應盡可能購買在地生產花卉,並提供消費者透明且清楚的選項,讓業者在減少使用殺蟲劑等化學藥劑的同時,也能被消費者看見努力,而獲得合理的收入。
Slow Flower Movement更進一步提出「慢花宣言」(Slow Flower Manifesto),強調耗費大量資源(如燃油、包裝材、水資源等)生產、消費易腐商品是不負責任的行為,特別當國內有同樣替代品時更是如此,希望買花的消費者能夠與花卉相關產業人士重新建立連結,以達成重視在地生產、購買季節性及永續花卉的目的。
除此之外,與Flowers from the Farm合作的業者也表示,消費者還可進一步選擇自家種植、不使用殺蟲劑和肥料的在地野花,有效確保產區昆蟲、生態系蓬勃發展。
參考資料:
BBC, Made on Earth: The 4,000 mile flower delivery
BBC(2019年5月8日),Why are flowers so expensive?
EuroNews (2024年2月14日),Valentine's Day flowers: The sustainable flower industry is blossoming in the face of climate change
DW (2023年2月14日),Slow flowers: Climate friendly Valentine's Day blooms
CNN (2025年2月12日),Where do Valentine’s Day roses come from?
Waterbourne Environmental (2024年5月22日),Beyond the Beauty: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he Rose
The Standard(2024年2月),Roses under threat: Flowers could soon be missing from love stories due to climate change
Flowers from the Farm,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flowers
Sustainable Florist Network, Carbon footprints, flowers and climate change
Slow Flowers (2017年4月14日),A Slow Flowers Manifesto
Slow Flowers, About SLOW FLOWERS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內容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及環境資訊中心共同企劃。原文標題:〈不是遠渡重洋就是高碳排 買花如何更永續?〉,文:李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