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國小兄妹每天早上6點就起床,連六日也是!無法早起會輸掉人生嗎?臨床治療師這麼說...

國小兄妹每天早上6點就起床,連六日也是!無法早起會輸掉人生嗎?臨床治療師這麼說...
撰文: 科技報橘/Chloe     分類:健康友善社會     圖檔來源:pixabay 日期:2024-02-21

今周刊編按:台北市1間知名補習班在臉書PO文分享一對國小兄妹7天成績優異、參加科學競賽的優異表現,同時也PO出2人的生活作息,每天清晨5:50起床補習、上課及練琴,吃飯只能在車上吃15至20分鐘,直到深夜11:30才能上床睡覺,引起各界議論,有小兒科醫師直言「感覺比當兵還累」。

翻開書店裡成功學架上的成功人士自傳,書中免不了提到養成早睡早起、規律運動等習慣,好像訴說著這些成功人士超乎凡人的高效率其實就從這而來。

 

且在講究效能與時間控管的時代,工作者在打造高效生產力議題上,許多專家給出的建議皆為,早晨是一天當中最有生產力的時段,如果你想成功,必須得早起去工作

 

——但你可能沒想過你的身體其實並不適合套上這種框架,「我曾經鼓勵自己早起處理工作,也按照鬧鐘設定準時起床,卻只會更疲勞以及更加深自己拖延症的狀況,」Shoshanna Hecht 說道。

 

不能早起就是失敗者?高效生產力一詞需要重新被定義!

 

Shoshanna Hecht 在洛杉磯擔任臨床治療師超過 10 年,畢業於南加州大學社工系碩士學位,是一位專門指導團隊或是個人達到目標的指導教練。她表示,當自己在 2010 年開創事業時,接收到很多關於生產力的訊息,而它們皆指出,早晨是一天中最有效的時間,如果想成功,就得必須早起開始工作。  

 

當時 Hecht 則相信如果不能掌握自己的生物時鐘,成為一個超高效的早起人士,就永遠是個失敗者。

 

但事實卻是,這根本不適合 Hecht 的工作與日常安排。 

 

「我開始發現自己一旦醒來就會拖延症發作,直到開啟電腦工作為止,或者如果我真的到了電腦前,就會在工作上得到很少的進展。」

 

因此與其跟自己的身體抗爭,Hecht 則選擇晚點起床,反而發現這讓自己的一天更有效率。 Hecht 還提到,小時候當父親試圖叫我起床上學,我直接咬了他一口,長大後才發現自己這輩子都不是個早起的人。  

 

現在 Hecht 從早上 10 點開始啟動工作、面對客戶,在此時段之前的會議與邀約通通會被她拒絕, Hecht 對於身旁的親朋好友與客戶也很坦承這種「早晨界限」,甚至盡量不在晚上工作,因為晚上的精力旺盛會劫持隔天的日常安排。

 

與其跟自己身體過不去,不如好好找回自己的生理規律

 

每本成功學的主角都有著不同的家世背景與個性,甚至人生境遇也落差很大,因此遵照著這些大眾所推崇的特質與成果,不一定能將這套成功模式完整地複製貼上。

 

不如回過頭檢視自己的特質與身心理狀態,只有當工作者認知到自己的生理節奏、掌握住自己的生理時鐘,讓自己不常感到沮喪與疲勞,工作和生活才會變得更輕鬆。

 

※本文授權自科技報橘,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