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一條臭得駭人的溪水...這群人硬著頭皮逐臭,2年後台中這條溪有魚還能發電

台中市》臭水溝變門面擔當 東大溪轉生的公民參與全紀實
撰文: 王海咪     分類:永續城鄉建設     圖檔來源:攝影/ 陳恒芳 日期:2021-10-27

高鐵駛近台中,四公尺高的「TAICHUNG」白色英文字矗立溪畔,像是搶先在高鐵到站廣播之前,就偷偷告訴旅客即將抵達的頑皮提醒,倒映著這八個大字的清淺是筏子溪,這幾年,台中人開始稱它是代表台中門面的「迎賓河」。

溪一直都在,突然多了迎賓河頭銜,是因為在整治之前,汙染嚴重,尤其支流東大溪,承接上游東海夜市商圈的汙染,水質油脂濃度高,發出惡臭,居民行經都得掩鼻而過,遑論迎賓。

 

然而,經歷二○一九年開始、為期兩年整治後,溪流重生,臭味沒了、原生種回來了,甚至多了水力發電功能,成為河川發電先例。這個變成台灣其他河川整治的典範案例,聚集了政府、眾多民間單位,居民一起合力完成。

 

「以前水質不好,我們去採樣,明明知道沒有魚,還是得硬著頭皮下水做。」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惠真說,東大溪流經東海大學,生科系為了做生態調查,得定期去溪裡採樣動植物,但過去溪水臭得駭人,生物也少,學生做得不情願,連帶隊老師都面有難色。

 

「偉大城市,就有偉大溪流」

從汙染最甚之處下手  提高淨化能量

 

事實上,在這之前,東大溪不是毫無整治工程,一五年,東大溪上游就設置一處兩千CMD(立方公尺/天)的礫間淨化場,卻受限於用地面積,僅能處理約十五%流量,「原先的汙水處理量不夠,應該至少要再增加一萬CMD才可能確保水質乾淨。」筏子溪的整治從○二年開始進行,支流東大溪卻因流域較小,過去未受重視,但林惠真說,溪水相互連通,想改善筏子溪的水質,得從汙染最嚴重的支流開始整治,增加礫間淨化場的能量是必要手段。

 

「我以前在政大念地政系,學都市計畫,永遠記得老師跟我說,古時候人們都是依水而居,所以一個偉大的城市,就會有偉大的溪流。河川的整治成功與否,代表這個城市的進步。」台中市長盧秀燕頗有雄心,強調環境是她上任後最重視的議題,她說,台中是第二大城市,河川當然要整治,當門面的迎賓河更是如此,她因此向治水老將李鴻源討教整治良方。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