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比起種水稻,蓋房子的獲利實在太巨大...宜蘭農地流失遽增,在地小農發起「一坪地主計畫」

比起種水稻,蓋房子的獲利實在太巨大...宜蘭農地流失遽增,在地小農發起「一坪地主計畫」
撰文: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劉庭莉報導     分類:SDGs     圖檔來源:宋若甄提供 日期:2023-05-10

過去十年間,宜蘭核發農舍面積相當於3.8個大安森林公園,擔憂農地流失加劇,在宜蘭深溝從事友善耕作七年的小農宋若甄,月初發現連自家耕種田區都被插上出售招牌,於是發起「尋找1/750——一坪地主計畫」,透過民眾募資購地,多保護一塊友善耕作農地。

不甘良田易主後消失 宜蘭深溝小農發起一坪地主計畫 

 

宜蘭縣員山鄉深溝村從事友善耕作七年、創辦「宋宋米」的宋若甄,2017年來到深溝,透過「倆佰甲新農育成平台」取得農地,開始了農夫生活。身為宜蘭人的他,從雪隧開通後,街頭倡議「農地農用」就少不了他的身影,後來回到宜蘭耕耘,抱持「只要多耕一塊地,就減少一塊農地種出農舍的可能性」想法,直到這個月初,發現自己的田區被插上「售」的招牌。

 

不甘良田易主消失,他發起「尋找1/750——一坪地主計畫」,農地總共約2.5分(約0.24公頃),預計募集750位民眾購買一坪大小,設定農育權20年,再繼續進行友善耕作。

 

你可能也想看:看中宜蘭好水,台塑集團拆紡織廠蓋酒廠,最快2026年開賣威士忌

 

按照宋若甄的規劃,20年租金將以深溝地酒品牌「漫慢地酒」客製紀念清酒或每年一包600克白米來交換。他坦言,包括代辦費用每筆3500元,一坪農地約2.5至3萬元,相較之下回饋方案確實很薄弱,但務農利潤低,無法再回饋更多。

 

一坪地主計畫發起60小時內,已收到125位民眾、200坪的認購意願登記。

 

宋若甄受訪時說,有人建議他搬去便宜的地方耕作,但他認為,難道產值跟不上農地價格就不該耕作嗎?要全面棄守嗎?他也無奈表示,不是要責怪地主,畢竟農地的價值是外部性,但價格是內部性,「比起種水稻,蓋房子的獲利實在太巨大。」

 

宋若甄苦笑說,「我們過著亡命農夫的生活,有地就耕,被蓋走就換一塊。」圖片來源:慢島生活臉書粉專

 

十年間農地改種農舍 面積相當3.8個大安森林公園

 

宜蘭耕地流失早已不是新鮮事,根據內政部營建署統計,2013至2022年宜蘭縣核發農舍有3356棟,使用執照面積約98.4公頃,相當於3.8個大安森林公園。

 

「生氣也已經不生氣了,更多的是無奈。」宋若甄表示,過去十年,蘭陽平原每年至少300至400塊田區插上出售牌子後消失,不種水稻改種農舍。

 

你可能也想看:選用屏東紅豆、無毒農的稻米當原料,一顆貝果,乘載著對土地的關懷!看好丘如何為台灣品牌創造永續舞台

 

隨著高鐵延伸宜蘭站址定案,深溝村距離預定地開車約10至15分鐘,開發壓力遽增。近期農地更是標出天價,被視為建地待價而沽。宋若甄無奈表示,農地產值跟土地價格已有巨大懸殊,「種水稻種一百年都買不起一塊田。」

 

2019年宋若甄與穀東俱樂部發起人賴青松、倆佰甲新農育成平台創辦人楊文全等人,共同成立「慢島生活」開設課程培育新農,讓初來乍到的小農得以學習、有地方暫住、有農地耕作。每年為深溝村帶來至少五位新農、增加約1.5甲(約1.45公頃)友善耕作面積,希望一片綠油油的宜蘭,可以不只在記憶中存在。

 

走另一條路——環境信託

 

要保護農地在開發洪流中消失,還有其他作法。宋若甄表示,聽聞環保團體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正規劃轉型基金會,他原本預計環資基金會能先置產,再號召民眾捐錢給基金會。不過,眼看農地已被插上「售」的招牌,土地變賣已是隨時可能會發生的事。另一個方法是由民眾集資購地,集體信託給基金會,再由基金會以受託人的身份,出租給宋若甄維持耕作、農地農用。

 

為了防止財團囤地,《農業發展條例》限制農地持有者的資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因此向農委會申請成立「自然信託與環境資訊基金會」,預計取得農業財團法人資格,協助推動自然信託,維繫優良的農地生態與維護生物多樣性。協會秘書長暨基金會籌備處召集人陳瑞賓表示,2022年底送件至今仍在審核中,希望今年6月底前正式成立。

 

慢島生活協助都市生活者實現鄉村歸農、貼近土地生活的夢想,每年增加友善耕作面積約1.5甲。圖片來源:慢島生活臉書粉專

 

※本文授權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