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修咕咾屋、教開店深耕漁閒觀光

修咕咾屋、教開店深耕漁閒觀光
撰文: 勵心如     分類:USR校園永續     圖檔來源:攝影/陳弘岱 日期:2018-08-16

「前幾天又有人要賣漁船,因為船長要退休、小孩子不願意接班。」八斗子居民杜秀蓮說。「有朋友花三千萬元買了一艘更大的船,因為想賺更多錢。漁民就是這樣,想賺更多,就是買大船,其他的也不會。」她簡單幾句話就描繪了多數漁村正面臨的困境。

年輕人口外移,過往在海上剽悍的男兒則逐漸衰老;沒有年輕人接棒、漁獲又減少,剩下的老人也不知道怎麼為漁村創造新商機,只能眼睜睜看著村子的活力,和自己一起邁向終點。

 

難道漁村必然走向這悲情命運嗎?基隆市八斗子正在證明並非如此。無論是當地居民、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簡稱海大)師生,都正在創造改變的力量。

 

兩年前,在台北從事稅務工作的杜秀蓮退休後,把家裡的漁寮改建,作為她一手創辦的「顧八斗協會」辦公室。她集結社區媽媽、耆老,和鄰近學校一起舉辦環境教育、彩繪、文化傳承等各類活動。

 

稀有漁村味建築  帶動旅遊商機

 

今年一月,海大加入了。協會、當地居民與海大學生一起整理了一間「咕咾屋」,要讓這棟文化特色建物再次成為八斗子的美麗風景。

 

「咕咾屋」是以珊瑚礁岩作為建材的漁村特色建築,「除了澎湖之外,台灣本島的咕咾屋極稀有。」海大教務長張文哲說,八斗子是其一。

 

過去咕咾屋在台灣沿海漁村十分普遍,但隨著時代演進,逐步改為現代建築。而八斗子則是因為咕咾屋所在的土地、房屋產權複雜,拆遷不易,反倒因此逃過一劫。

 

海大鄰近八斗子,交流密切。從五、六年前開始,海大就透過通識等實務課程,帶領學生走入社區,以文字、影音記錄當地文化特色,和地方逐步建立起信賴關係。而這次USR計畫,張文哲說,「要讓產業進來。」導入商業行為,改善當地經濟。

 

「漁業慢慢萎縮,捕魚期變短,(漁民)其他時間怎麼辦?」張文哲說,必須在不破壞當地漁村特色前提下,和當地居民一起,逐步導入商業行為。「八斗子鄰近基隆海洋博物館,又和海洋大學、和平島連成一線。」張文哲認為,八斗子是具備觀光潛力的,但為避免「噱頭式觀光」,必須步步為營、和當地居民一起前進。

 

為凝聚各界共識,在USR計畫下,海大召集地方居民代表、地方產業老闆、基隆市政府官員和海大老師不定期舉辦會議,大型會議甚至由海大校長親自主持,共同擘畫八斗子地區未來發展方向。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