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碳足跡」的起源是什麼?用減碳 App 做個人碳中和就夠了嗎?

「碳足跡」的起源是什麼?用減碳 App 做個人碳中和就夠了嗎?
撰文: 呂威逸     分類:低碳綠色生活     圖檔來源:達志 日期:2021-09-17

政府推出減碳政策、企業追求碳中和…那身為消費者的我們可以做什麼?事實上,單一個人的日常所作所為,都會對整體環境有所影響。人們從每天的消費、交通、穿著、飲食選擇、甚至到每天住的房子、手機所充的電等,或多或少都會產生碳排放,也有越來越多人開始有意識地想透過個人行為為環境盡一份心力。為此,有企業為自己的商品公布「碳足跡」標籤,讓消費者可以依照碳足跡的多寡,選擇更環保、更永續的商品與服務。

不僅如此,碳足跡的應用也越來越多元。許多開發者開發出「碳足跡」的計算工具,也有金融業者推出相關概念的信用卡,讓消費者可以運用各種管道,更有意識地進行「綠色消費」、「綠色生活」。然而,個人終究是個人,一個人的力量一定比不過一間企業、一個政府。既然如此,人們追求最少碳足跡的行為還有意義嗎?

 

碳足跡、碳標籤是什麼?

 

台灣碳足跡標章商標。(圖片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台灣產品碳足跡資訊網

 

根據台灣產品碳足跡資訊網定義,「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可被定義為與一項活動(Activity)或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過程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相較於一般大家瞭解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碳足跡的差異之處在於從消費者端出發,破除所謂『有煙囪才有污染』的觀念。企業及產業溫室氣體的排放,一般是指製造部分相關的排放,但產品碳足跡排放尚須包含產品原物料的開採與製造、組裝、運輸,一直到使用及廢棄處理或回收時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而碳足跡衍伸的碳標籤,則是「一種用以顯示公司、生產製程、產品(含服務)及個人碳排放量之標示方式,其涵義是指一個產品從原料取得,經過工廠製造、配送銷售、消費者使用到最後廢棄回收等生命週期各階段所產生的溫室氣體,經過換算成二氧化碳當量的總和。」

 

不過,碳足跡與碳標籤是由企業自主提供資訊,消費者可以計算碳足跡的方式有限制,那麼有辦法讓消費者自己計算嗎?有的,碳足跡計算 App。

 

減碳 App、信用卡計算你的碳足跡,還可以幫你「個人碳中和」

 

減碳 App Joro(圖片來源:Joro App Facebook

 

Joro 是一款計算碳排放的 App,可以幫助使用者了解自己消費所產生的碳足跡,並進一步以具體行動減少排放量。Joro 會綁定使用者的金融卡或信用卡,結合他們詢問使用者的日常生活習慣,包含吃肉、搭飛機的頻率、居住空間的大小等等,來估算每筆消費所產生的碳足跡。

 

此外,除了提供碳足跡的數據,Joro 也會不時提供消費者減碳的建議與回饋,例如說吃素、捐款給相關的組織來進行碳補償/碳抵銷(carbon offset),還會推播相關的課程或文章,讓使用者可以了解更多減碳的方法跟效益。

 

根據 Joro 統計,他們的使用者在 2020 年之間減少了 12,394,358 公斤二氧化碳當量的排放量,相當於 563,380 棵樹的減碳能力。

 

不只 Joro,Wren 也是近期興起的減碳 App 之一,在計算出碳足跡之後會讓使用者購買「贖罪券」,並捐款給碳中和環保組織;中國也有名為「螞蟻森林」的 App,計算出使用者省下的碳,並實際在指定地區種一棵樹。越來越多的開發者,都以「環保永續」為概念推出相關服務,滿足使用者「綠色消費」的需求。

 

既然 App 需要綁定金融卡或信用卡,那為何不直接找銀行計算碳足跡呢?冰島銀行 Íslandsbanki 就直接在自家的行動 App 上推出 Carbon Insight 的服務,讓使用者在刷卡的時候即時看到消費產生的碳足跡;英國、新加坡、紐西蘭也有類似的金融機構提供相關服務。

 

瑞典 Fintech 公司推出全世界第一章以「碳足跡」為額度的信用卡。(圖片來源:Doconomy

 

此外,瑞典金融科技公司 Doconomy 也和萬事達卡 Master card 合作,推出「全球第一張碳足跡額度的信用卡」——DO Black 卡。Do Black 卡不以金錢作為消費額度上限,而是以二氧化碳排放量為額度,他們以 KPMG 認證的「奧蘭指數」(Åland Index)作為計算標準,估算出每筆消費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若當月消費的二氧化碳超過消費者該國的平均排放標準,信用卡就會「遭到凍結」。Doconomy 表示,這張信用卡可以確保每個使用者降低 50% 的排放量,符合聯合國的 2030 年氣候行動目標。

 

個人的減碳與碳中和行動,真的有用嗎?

 

有意識、更有責任感地消費與生活,固然對環境好,眾人之力累積起來也勢必會對全球帶來正面的影響,然而這些減碳計算服務也受到不少質疑。有人認為這些 App 提供消費者捐款給環保組織,是「購買贖罪券」、「販賣愧疚感」,重點應該是「減少排放」而非事後做碳抵銷;也有人認為,儘管立意良善,然而有限制的消費行為也只會吸引一部份人願意使用,不太可能成為龐大的影響力;而最關鍵的是,全球的碳排放,是單一個人造成的嗎?

 

根據英國《衛報》報導,全世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有 71% 來自全球 100 間企業。事實上,企業不僅是主要的溫室氣體排放者,也更有資源、技術與能力去執行減碳行動,可以對環境帶來更大、更實際的影響力。

 

全球最大宗溫室氣體排放者英國石油 BP 推碳足跡應用程式,遭批轉嫁減碳責任

 

英國石油公司 BP,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也名列全世界前十大私人企業集團之一,日前資助了一個碳足跡追蹤程式 VYVE,讓使用者可以像使用 Apple Watch 一樣,根據使用者的交通方式、移動距離等資料,計算出使用者的碳足跡,並鼓勵使用者購買個人的「碳抵銷」。不過事實上 BP 與碳足跡的淵源不僅如此。

 

 

早在 2004 年,BP 就推出了碳足跡的計算服務,而後幾年,BP 也積極推動碳足跡相關概念的普及,包含「碳足跡是什麼?」、「一個人碳足跡是多少?」。國際環境智庫「全球足跡網路」曾表示,「BP 是『碳足跡』一詞普及化最大的推手」;Google 的資料庫 Google Ngram 統計也發現,「碳足跡」一詞在 BP 的廣告行動出來之後,討論度與搜尋次數快速上升。

 

根據 VYVE 的產品經理表示,VYVE 的誕生是為了讓使用者可以了解自己的行為會對環境產生多少影響,「要確實減少碳足跡,首先你需要了解自己會產生多少。」的確,包含 VYVE 在內的這些碳足跡相關計算工具,可以幫助使用者、消費者更有意識地了解自己的所作所為會對環境產生的影響,更謹慎地選擇性消費、選擇更環保永續的生活。然而在 VYVE 推出後,卻受到許多專家的批評,責備 BP 意圖把碳中和、碳抵銷的責任轉嫁在一般人身上。

 

專家表示,個人行為幾乎沒辦法改變任何事情,「你可能可以稍微改變你的消費習慣,但個人作為相對來說仍然是微不足道的。」而 BP 的碳足跡追蹤服務,背後的潛台詞正是:讓我們來幫忙減少「你」的碳足跡。目的正是要分散大眾的注意力,關注在個人的減碳行為上,而忽略整體社會的再生能源發展與能源改革議題。根據《衛報》統計,BP 自 1965-2017 年間總共排放了 340.2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排放量,是全球企業第六名。此外,也有人質疑這是 BP 在「漂綠」,讓企業形象有更多環保永續的形象,但實際上沒有真的行動。

 

發明碳足跡的前身概念——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的教授 William Rees 同樣也質疑企業對環境保護的努力,他表示主流的政府與企業對於打造「永續社會」所需的社會結構改變沒有興趣,因為這將會犧牲企業利潤。此外,科學期刊《自然》(Nature)也曾於 2017 發佈一篇研究,表示當民眾越積極採取環保行動,政府支持環保的政策就會減弱。而對於個人而言,也有人認為在採取環保行動後,就會覺得「自己做的已經夠多了」,而不再關注更多相關的議題。

 

所以,個人減碳就沒有用嗎?有用,但我們該把話語權奪回來

 

不,這必非指個人減碳沒有意義,正如文中不斷強調的,個人行為仍然可以對環境帶來正面效益。2018 年曾有研究指出,若歐盟內的民眾都可以「適當地」進行綠色消費,則歐盟整體可以減少 25% 的碳排放。積沙成塔,當每個人的成效累積起來,仍然會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影響力。除了直接的環境影響,個人行為也有機會對市場發出訊號,刺激廠商、企業與政府採取更積極的減碳作為,提供更永續環保的服務與商品。

 

氣候學家 Michael E. Mann. 曾表示,「個人減碳行動固然對環保有促進作用,但不能因此忽視了最重要的系統性措施:如由政府主導的稅收激勵措施、取消對化石能源的補貼等。」在進行個人的減碳政策之餘,人們也應該持續關注企業與政府的措施與政策,由下而上推動社會的改革。

 

我們仍然可以繼續使用碳足跡的計算服務、追蹤程式,採取更積極的減碳作為,貢獻一己之力,但這並非讓企業可以逃避責任;換個角度想,我們只是把「碳足跡」的話語權奪回來,不是認為「我有減碳所以不必再關注其他議題」,而是「我都可以減碳了,企業/政府呢?」把減碳的責任與壓力重新歸還給該負責的人,讓資源與注意力適當地分配在氣候行動與目標上,才能加速打造永續社會的未來,真正守護地球避免無法挽救的氣候災難。

 

延伸閱讀:

比爾蓋茲說明:身為一個市井小民,你能為氣候變遷做什麼?

氣候行動有沒有效?有,1987 年的禁令就救了地球一次

 

※本文授權自愛地球學院,原文見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