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併購帶來快速擴張,但不保證永續經營!全球電動車線材大廠 10 年間如何 5 倍量成長?

併購帶來快速擴張,但不保證永續經營!全球電動車線材大廠 10 年間如何 5 倍量成長?
撰文: 經理人/吳美欣     分類:G公司治理     圖檔來源:侯俊偉攝影 日期:2022-05-13

「差3 天(採訪時)我就在台灣待滿一年,非常不習慣!」貿聯集團董事長梁華哲說。1997 年,梁華哲與太太郭殷如及現任總經理鄧劍華創業,選在美國加州成立集團總部,瞄準連接線材產業,成立不到 2 年,就到愛爾蘭、廈門、墨西哥設立據點,「我們從 day1 就跟著客戶走,說去就去,非常靈活。」

2011 年貿聯回台上市時,營收約 56 億台幣,與同業規模相當,但截至 2021 年,集團營收已經超過 285 億元,稅後淨利 20.36億元,不僅創下歷史新高,也躍居國內連接器領導廠商。目前也是全球電動車線束龍頭廠,客戶涵蓋特斯拉、福斯集團等。

 

由於連接線材範圍廣,梁華哲採用併購策略,橫向跨足車用、家用電器、工業應用等領域。2017年,德國上市公司 LEONI 集團(全球最大汽機車電線電纜製造商)主動找上門,商談貿聯收購旗下的電器線束事業部門,協助貿聯打入電器市場,更一舉取得了歐洲生產據點,以及西門子、 Dyson 等客戶,助集團營收突破 200 億大關。

 

為了補足在東南亞的生產基地,2020 年又收購新加坡商 Speedy Industrial Supplies;去年再將 LEONI 集團工業應用事業群納入旗下,工業應用營收占比從 20% 提升至 40%。4 年執行3起跨國併購案,速度之快,反映 梁華哲的經商哲學,「我不像有些老闆把公司當作自己的小孩,慢慢拉拔長大,我覺得要做,就要快速。」

 

能吸引跨國企業主動上門,貿聯憑藉的是國際化的團隊成員,以及對於合作夥伴的尊重與坦誠溝通。梁華哲坦言,每次收購,內部難免會有反對聲音,不過自己看的是商機,以及是否運用到優勢能力,包括人力技術取得、生產基地建立等,「我們很早就把併購刻在基因裡面了,快速成長,是競爭核心力之一。」

 

看準市場商機、善用自身優勢,以快速成長作為核心競爭力

 

Q:當初怎麼踏進連接線產業?

 

A:day1 成立貿聯時,雖然是個小公司,不過對連接線材領域做大概的研究後,知道商機很大,應用非常廣,各有不同專長,不太容易一個東西全部自己做。這一行大的 player,主要是歐美日,一種是很專注在某種應用,像是日本 YAZAKI(汽車線束大廠)是車行出身,就專注汽車應用,不然大部分公司都是靠併購成長的。

 

我們是連接線材組裝起家,大客戶說很多供應商都是上下游垂直整合,只有我們只做組裝,所以剛開始重點是買線跟連接器,連接器是跟業界談收購、抽線廠是併購供應商。我們從 day1 就是要做 global,很早就知道併購很重要,一開始就跟著客戶走,剛成立就到世界各地,馬來西亞、愛爾蘭、廈門設廠,都是客戶要求我們過去。那時候也是初生之犢不畏虎,說去就去,很靈活。我們團隊有個好處,很國際化。

 

從 day1 就要當 global 公司,併購是很重要的一塊。

 

Q:一開始就選擇併購,作為成長手段之一?

 

A:我背景是在半導體業,在矽谷很習慣用併購、外界資本讓公司快速成長,我也不介意跟別人一起平等併購,只要對股東、團隊好,我都是 open 的。

 

不像有些老闆把公司當作自己的小孩,慢慢拉拔長大,我不是。我覺得要做事業,就要快速成長。 我們的創業團隊原本在美國都是做業務行銷,你叫我去管工廠,會管的比別人好嗎?不會啊!比起慢慢建立自己的團隊,另一個最快的方式就是併購,甚至公司長大到一定程度,就找人幫你把公司賣掉。

 

我們很早就把併購刻在基因裡面了,在這個行業,快速成長是核心競爭力之ㄧ。不過,我們也不能只靠買公司,買了怎麼經營、怎麼整合,還是有很多 know-how 要學。我從成立公司起就跟團隊說,我們要跟哪些標竿企業學,要注重把自己的體質調好。

 

 

Q:怎麼選擇併購標的?

 

A:我們是從 IT、消費電子應用開始,不過隨著產業整合,競爭太激烈,貿聯成立沒多久,就發現 IT 製造廠已經移到亞洲。台灣團隊會覺得不錯啊,單子都到我這邊來,但美國團隊就慘啦,所有 credit 都被亞洲拿走,那時候就產生危機感,在想要做什麼?看未來趨勢,就確立汽車、醫療、綠電這些領域。

 

2016 年,我們在美國主動併購一間小公司 Spinneret,看中它的 NPI(new product introduction,新產品導入)技術,可以針對新產品的樣品進行設計開發,以及測試修正,支援客戶的研發需求。當時內部有很多反對聲音,但是因為這個策略,我們順利進入矽谷的半導體設備產業,打進科林研發(Lam Research)等供應鏈。

 

我們還會重視是否應用到公司的優勢,早期主要靠的是總部在矽谷、大陸有設廠,可以壓低製造成本;公司上市後就開始思考,各地 support要更強,美國有了、亞洲有了,歐洲比較弱。剛好 5 年前德國上市公司 LEONI(全球最大汽機車電線電纜製造商之一)旗下電器線束事業單位(Electrical Appliances Business Unit,下稱 EA BU)主動找上門,我們評估客戶重疊性不高,也符合需求,就決定收購。

 

其實挑併購對象都是 case by case,很多時候是天時地利人和,到最後,人和非常重要,我們會要求跟對方主要經營團隊見面。同樣一個市場、時機,不同人下去做會有不同結果。有些團隊做很好,而且跟我們的化學反應非常好,可以溝通,我們就一起合作、當它的股東,甚至把它併起來。

 

如果技術不錯,但領導人不是那麼好相處,通常就是保持合作,不然就當股東就好。真的,人很重要,好好一個市場、好好一個產品,會被不好的領導者搞壞。我會去想我們團隊誰可以做 better job、誰可以替代對方的職位。沒有的話,寧願合作就好。

 

Q:併購時,內部有過反對聲音嗎?

 

A:我剛剛講的(美國小公司)例子,是在破產法庭買的(大笑)。本來公司開價很高,慢慢跟他談,過程中它就破產了,內部擔心公司體質,而且機器設備也真的很舊,有人說,「你買了一堆破銅爛鐵。」EA BU 的案子,內部也怕會買不下去,反對聲音實在太大,但我還是覺得要做,我說我不是看資產,而是看商機 ,包括取得它的人力技術、上下游整合,還有當地的客戶關係和 NPI。

 

當然,我們也繳了很多學費,尤其是在投資新創方面,要很注意財報,亞洲公司會有內帳跟外帳。過去會希望公司提供產品線、服務的客戶,這 2、3 年我們也改變策略,交由創投團隊去看,因為他們比較專業,很重要的案子,才會自己來看。

 

大型跨國併購案心法:了解企業文化、審慎評估風險

 

Q:德國 LEONI 為什麼找上貿聯?

 

A:其實那時候也不是很想買(大笑)。它做的是家用電器,以前我們打不進去家用電器市場,因為產品價錢實在太低。我們當初的想法是,趁這個機會去看看競爭對手怎麼管理,它在歐洲有 2 個廠,大陸在廈門跟常州也有設廠,我們去看工廠管理,覺得他們做的不錯,團隊能力很好,竟然能夠把我覺得很難賺錢的家用電器產業,做到能夠賺錢。

 

其實我們不是出價最高的,大陸有出價比我們高的,只是跟其他競爭者相比,我們比較 global,畢竟我們的管理團隊英文都不錯,而且是待在美國的,不會說是純大陸公司或台灣公司。

 

當時很多人的想法是一下子來了很多難做的生意,不過我覺得,第一,這是賺錢公司,第二,LEONI 成本控管很嚴格,出差幾個大個子都跟我一起坐經濟艙,文化是差不多的,在成本方面,不會馬上要做大幅調整。再來,他們客戶都很好,包括西門子、Bosch、Dyson。這幾個客戶跟想像不一樣,不是一直跟你砍價,會跟你談,甚至願意投資在自動化。

 

 

Q:跨國併購的成功關鍵?

 

A:運氣不錯(大笑)。那是我們第一次用這麼大的規模購併一家公司,而且對方是德國上市公司,有專業的談判團隊。貿聯本來就是國際化團隊,跨國併購案我們談過很多次。在這個交易前,我們已經做了很多功夫、繳了很多學費。我們也沙盤推演過,萬一這個案子最糟糕的情形會是怎樣?團隊有沒有辦法接得起來?

 

第一,這些客戶不會隨便換供應商,都認證過了。第二,萬一原本的管理團隊表現不如理想,我們有沒有辦法 take over(接管)。大陸我們絕對有辦法,歐洲製造廠應該也可以,因為對我們來講是相對簡單的製程。我們本來就有歐洲的辦公室,在愛爾蘭有同仁,最壞的狀況下,接管也不會太難。再來是收購金額,雖然將近 5000 萬歐元,但是公司還承擔得起。

 

每個對象要求的 support 不一樣,有些需要工程技術,或者有些亞洲公司,需要靠歐美的管道賣東西,彼此會互補。有些要財務資源,幸好我們還不錯,從成立第一年到現在都是賺錢的,雖然不是製造業起家,不過在資金應用方面蠻保守的,不會做太風險的舉動,錢都花在刀口上。

 

Q:怎麼留住被併購方的人才?

 

A:我本身有過不好的經驗,大股東跟我討論事情時,好像把我當成他底下的一個部門,有一些問題很粗魯。所以我一直提醒團隊,討論時要尊重人家,文化不同,人家有不同想法,溝通方式和價值觀也不一樣。另外還要盡量溝通,不要有事不講、在那邊猜,就會出問題。只要跟我們合作過,應該會覺得我們都還滿直接的。

 

跨文化、跨國界的併購,基本上就是你要開放溝通,我們什麼事情都攤在檯面上講,德國人意見很多、比利時人也是很直接,都沒在跟你客氣。他們會讓你知道他們的意見,不過一旦做決定了,他們也會尊重股東的決定。

 

圖/經理人

 

包容多元文化與不同意見,尊重與自治是永續經營之道

 

Q:如何整合跨國團隊?

 

A:我們一直還在學習,還在適當調整。以前習慣會派我們的人過去,至少象徵性有人在,但是像 EA BU 的案子,我們沒有派人過去德國,只是名義上的董事,還是保留原來的 head 當做董事,最後反而是 EA BU 的管理團隊,接管我們歐洲的營運,因為他們確實比較厲害,這點必須承認。

 

我們有派人進去他們的大陸廠,不過只有派 1、2 個人過去,還是派大陸當地人過去,不是台幹。畢竟他們原本是歐洲公司,我們在台灣上市,老闆又是台灣人,要很注意到裡面的(政治)敏感度。

 

至於併購後的整合,這也是我們後來學到的經驗,如果要併購這種規模比較大的團隊,除非你公司內部的管理團隊很強,否則最好能夠善用原來的管理團隊。很幸運的是,EA BU 原團隊都有留下來,對我們幫助很大。

 

Q:領導風格是什麼?

 

A:我不是一言堂的人,會聽不同意見,而且我認為我有能力消化不同意見。亞洲老闆一般習慣自己做決定,但我會讓別人發表意見,再來做決定。一言堂很多 good idea 就聽不到,除非很緊急或太離譜,我才會出聲。繞一圈,都講完了,我再決定,不是非常霸氣。

 

即使遇到不同意見,你還是要讓你的團隊知道為什麼而做,很怕沒有不同聲音,一個團隊這麼多人,竟然沒人提出反對意見,我會擔心是不是有問題沒人發現,絕對不可能有非常完美的案子。

 

過去一年,我都在台灣,(採訪時)還差 3 天就待滿一整年,非常不習慣。我以前很少在同一個地方待超過 1、2 個月,公司小的時候,我跟 Annie(現任執行董事)和 Felix(總經理鄧劍華)都會跳下去看,經常到處繞,但是過去因為疫情沒辦法到處跑,發現公司也沒出問題。理論上我們不應該這樣飛來飛去,公司盡量自治,導入 OKR 系統、推行 BU 制度,損益各自負責,建立一套不同人運行也不會出錯的制度。雖然還有進步空間,但是如果公司要靠 CEO 或老闆每個月來看才能成功,那就慘了。

 

 

梁華哲|1961 年出生,畢業於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美國賓州州立大學電機工程碩士。曾任聯華電子 IC 工程師、美國 Cadence 公司開發部工程師,現為貿聯集團董事長。

貿聯|1997 年美國加州成立貿聯全球總部,主要提供連接線束應用等相關服務,產品涵蓋半導體設備、電動車、數據中心、工業自動化、醫療保健、電器以及能源連接設備。在全球 14 個國家設有營運據點、32 個生產據點,2021 年營收約285億元,年增 26.74%。

 

延伸閱讀:

和美國績優企業學併購!砸錢買公司、壯大規模,要考慮的 9 件事

為何鴻海花 4 年才成功收購夏普?圖解企業併購流程

 

※本文授權自經理人,原文見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