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台積電的隱憂】美國人受不了這麼長的工時!亞利桑那州最大問題可能是「文化衝突」

【台積電的隱憂】美國人受不了這麼長的工時!亞利桑那州最大問題可能是「文化衝突」
撰文: 科技報橘/藍立晴     分類:G公司治理     圖檔來源:達志 日期:2022-01-11

「GG 輪班救台灣」是台灣以及台積電人時常用來自嘲的一句話,不過,台積電的超高工時、超大壓力、超多會議的工作文化,現在可能在美國遇到了一些麻煩——這問題可大可小,可能只是被工程師上網 po 文抱怨,但也有成為台積電在國外設廠的巨大絆腳石。

近日,外媒《EE Times》就以「台積電的亞利桑那州文化衝突」為題作為報導,報導闡述了台積電在美國遭遇的困境:這些美國員工不習慣全球最大晶片代工廠的「超長工時」以及「管理文化」。

 

報導先是引述了去年 7 月於 Glassdoor po 文的美國設備工程師所說的:「台灣的工作文化真的與美國不同」、「對台灣人來說,他們每天工作的時間甚至超過 12 小時,還有夜班和周末值班或 on call。」、「台積電至少可能會在亞利桑那州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它必須和就在對面的英特爾等公司進行競爭,以留住和吸引人才。」

 

這名美國工程師也點出台積電的會議問題,「早會就是 review 昨晚或是昨天的工作,下午就是開會 review 整天的工作,一天下來就很容易花超過 3 小時在開會。」

 

他也分析,這個缺點來自於台積用的軟體實在是太老了,但製造業並不像軟體業那樣有強烈的動機去改善軟體。雖然如此,這名工程師表示,但至少可以做出一些有最基本功能,而且至少有那麼一點點美感的使用者介面,讓使用者可以有效地使用這些軟體,以節省大家的上班時間、提升工作效率。

 

當時,這篇文章也在台灣社群引起了巨大的討論聲浪。

 

台積電工程師跳出來說:對,我們真的是這樣

 

隨著晶片需求持續推升,台積電正在大舉招募,去(2021)年開出了 9,000 個職缺,雇用了約 8,000 多名員工,佔總人數 60,000 人的 10% 以上,為因應海內外新廠產能持續擴增,今年將維持大規模徵才。

 

《EE Times》取得一名台積電技術總監的匿名意見,他基本上同意這名美國工程師的看法,「我們的分析軟體從公司成立(1987 年)以來就一直沿用至今,在這段日子裡,軟體可能有一些細微的改進,但介面幾乎保持不變。」

 

不過,他也指出,「每個人都對這感到滿意,它很好用,你可以得到你想要的資訊,可能還有其他軟體吧,但得到的結果差不多,或者幾乎相同,如果你讓每個人都使用新的軟體或不同介面,這可能有點困難。」

 

外媒平衡報導:台積電工作環境,不像十年前那麼嚴苛了

 

《EE Times》雖然點出了台積電在美國遭遇的工作文化問題,但也引述了這名台積電工程師的說法進行了「平衡報導」。

 

「當我剛加入公司,有時我會工作到凌晨,但過去十年來,隨著台灣勞基法的修訂,大家對工作的看法都發生了變化,台積電也支持員工應該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取得平衡,文化正在慢慢改變。」

 

那名在台積電工作了約一年的美國工程師則指出,改變台灣的工作文化和工作環境是很困難的「畢竟,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有一半以上的人可能來自台灣」。

 

台積電代理發言人高孟華回應《EE Tims》,目前已有 400 多名台積電的美國工程師前往台灣受訓。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晶圓廠有望於 2024 年投產,在台灣的美國工程師將把 5 奈米工藝技術帶至亞利桑那州,屆時該廠區將成為美國最先進的晶圓廠。「現在是受訓人員最忙的時候。」高孟華指出。

 

用博士生監控生產線,台積電被外界視為「紀律嚴明的軍隊」

 

台積電經常被比喻為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使用「博士生」來監控生產線的單一設備的作法也引來不同觀點,台灣智庫執行委員、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指出,「基本上一台機器不需要用到博士來顧,但由於我們有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工程師管理流程,他們可以非常快速地在現場處理問題。台積電的競爭力就是這樣真正顯現出來的。」

 

「我們將我們的博士作為『步兵』進行部署,但實際上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可能是『上校』,這種文化在美國的確行不通。」

 

報導指,台積電沒有要求博士來管理生產設備,但不否認有些人擔任過這個角色。「這些機器很專用、昂貴且複雜,很多這樣的機器實際上可能比法拉利還貴、還複雜,這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高孟華說。

 

台積電也表示,不會將員工從台灣帶至美國,也不打算從美國大學聘請台灣畢業生來亞利桑那廠,「把 1,000 名員工從台灣搬到亞利桑那州是行不通的。廠區員工必須是當地文化的一部分。」

 

不過,《EE Times》也點出,這樣的策略可能隱藏著一些缺點,因為亞利桑那州的員工主要是零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生,大多數人可能從未去過亞洲,跨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可能成為台積電一大關鍵挑戰。

 

※本文授權自科技報橘,原文見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