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荷蘭水廣場搬到台灣!林口蓋28座滯洪公園 「與水共存」對抗極端氣候

荷蘭水廣場搬到台灣!林口蓋28座滯洪公園 「與水共存」對抗極端氣候
撰文: 蘇巧慧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shutterstock 日期:2021-03-05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水,應該會是「讓人又愛又怕」,小至人體,大至地球環境,水多了或少了都是問題。去年(2020)日本、中國、東南亞都遭受嚴重的水災,影響數千萬人生活,面對極端氣候,水智慧設計無疑是都市規劃的重點。

 

 

荷蘭低於海平面的土地達1/4,百年來對抗水患累積了許多經驗,也有許多順應自然的妥協,從最早的「與水爭地」,例如興建舉世無雙、世界上最長的阿夫魯戴克(荷蘭文:Afsluitdijk)攔海堤防,到近年來的「還地於水」,其中最重要轉變是「與水共存」(Working Together with Water)的思維轉換。 

 

所謂的「海綿城市」計畫取消以往與水對抗的出發點,而是以提升都市面對極端氣候的「韌性」為目標。實際作法是在洪患發生的時候,先讓水停留在影響災害較小的地方,增加城市短時間內承受洪水的能力,讓洪水在城市的排水機能發揮功能前得到緩衝,留存的水量除了可以經過處理後再利用,作為汙水、植栽、清潔用水之外,也可以降低城市在夏季的地表溫度。

 

位於鹿特丹被稱為「水廣場」(Water Square)的倍恩特姆廣場(Waterplein Benthemplein),挑選城市地形較低的地方,廣場平面呈向下階梯式設計,可以讓周圍的地面積水全部往水廣場集中,平時作為都市的綠地與遊憩場所,洪水發生時則成為蓄水池,廢水利用與排水等機能都圍繞著水廣場建造。除了倍恩特姆廣場,位於鹿特丹市中心博物館公園的地下停車場也發揮巧思,在停車場底下建造了可容納一萬立方公尺的儲水空間,儲水空間與城市的汙水系統相接,在洪水退去、河道水位下降後,可以再將滯留的雨水排回運河。

 

 

高溫多雨的臺灣,如何與水共處同樣也是一大挑戰,如何打造「韌性城市」是必須面對的問題。過去,我們總是以「快速流下」的思維「與水對抗」,也就是提升堤防的高度、加快堤防內排水的速度、疏通堤防內的排水溝渠,以「儘快將堤防內的雨水排至河道中」為優先目標。

 

在平原廣闊或者河川寬暢的地區,這個方針的確是有效的治水策略,但台灣的南北向的山脈陡峭、東西向的河流短急,人口大多居住在地勢低平的地區,雨水落在山區,一部分向低窪地區流動,造成地表逕流量大增,而排出的雨水會使狹窄的河川迅速上漲,因此擋水、排水的設施往往事倍功半。面對台灣特殊的氣候與地形,以及未來極端氣候的影響,我們需要有新的作法。 

 

對照鹿特丹,林口也有水廣場。林口台地的土質屬於紅黏土,雨水不易入滲成地下水,地勢又處於大台北西半部的上游,一旦山區降雨量增加,容易在下游五股、泰山、新莊等地形成水患。2003年林口新市鎮正在快速發展中,當時的臺北縣政府,就在都市規劃中加入了18座具備排水功能的下凹式滯洪公園,這個政策方針延續下去逐漸增加到28座,建設的成果讓現今人口12萬人的林口,可以坐擁60%的綠覆蓋面積以及良好的防水防洪功能,可謂防災與綠地空間兩大都市機能一次滿足。 

 

韌性,是未來城市必備的素質,在都市規劃與打造新住宅區之際便納入韌性城市的概念,除了是對付水患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打造宜居綠色城市的好方法。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