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專訪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三接外推如何顧供電、護藻礁?6大關鍵QA一次說清楚

專訪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三接外推如何顧供電、護藻礁?6大關鍵QA一次說清楚
撰文: 林信男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劉咸昌攝影、中油提供 日期:2021-09-24

桃園大潭觀塘工業園區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簡稱「三接」)興建計畫,遭環團指控破壞當地藻礁生態,將於12月18日舉行「珍愛藻礁」公投,盼中油另尋替代方案;即使中油、經濟部一再澄清,並於今年5月提出「再外推方案」,依舊無法和環團取得共識。

為釐清爭議,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日前親上火線,接受《今周刊》數位內容部專訪,針對興建三接的必要性、三接工程對藻礁生態的影響、另覓地點可行性、台北港有無可能成為選項、甲烷恐使減碳效益不如預期,以及對公投訴求的看法等6大關鍵議題,一一提出說明。

 

曾文生強調,為兼顧經濟發展、穩定供電,因應電廠機組陸續除役等情形,總統蔡英文自2016年上台以來,便積極展開能源布局,減少燃煤發電、改善空汙,同時增加再生能源布建,提升天然氣發電量,而這正是必須興建三接的主因。

 

對於環團「三接工程會傷害當地藻礁生態」的主張,曾文生表示,三接「再外推方案」,已在環評許可範圍內,將工業港再外推455公尺,不必浚挖、不破壞水下礁體,若想同時達成「顧供電、護藻礁、減煤」等目標,現行方案,才是可行做法。

 

本文以下將透過6個Q&A,完整呈現曾文生對環團質疑的回應。

 

一、興建三接的必要性何在?

 

「我們統計了一下,從2016到2025年,將近10年的時間,有約占25%發電量的機組要除役汰換,並增加約25%的用電需求量,和2016年的基礎相比,大概會產生50%左右的新增發電機組需求,需要補上。」曾文生說。

 

「這就是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台,我們遇到的能源處境。」曾文生指出,面對前述情形,政府立刻展開能源布局,減少燃煤發電、改善空汙,布建再生能源和天然氣發電,「例如中火、興達電廠,已經減少了超過3成的用煤量(見圖1)。」

 

▲圖1:台中及興達燃煤電廠用煤量。

 

目前台灣只有台中、高雄,設有天然氣接收站,導致北部電廠,必須靠中南部的接收站「送氣」上來。事實上,為了穩定供電,政府於2012年,就開始規劃北部天然氣接收站興建計畫,並在2016年之前,選定大潭觀塘,作為興建地點。

 

而令曾文生無法理解的是,三接是前政府推動的政策,且2016年之前,就已完成選址,「我的質疑是,為什麼在野黨支持這個(珍愛藻礁)公投?這地點是你選的啊!」

 

二、興建三接會對當地藻礁生態造成傷害?

 

曾文生解釋,原本的工業港規劃,是以鏤空棧橋方式離岸742公尺,而「再外推方案」(再外推455公尺),將使工業港離岸約1.2公里(自堤頭起算,見圖2紅圈處、圖3外推示意圖),已完全避開藻礁生態最豐富的潮間帶。

 

▲圖2:自堤頭(紅圈處)起算,「再外推方案」使工業港離岸約1.2公里。

 

至於岸上的部分,曾文生說明,包括儲槽地點、臨時碼頭、大潭電廠溫排水渠道,以及大潭電廠取水口等4個人工構造物,隔出了G1、G2、G3藻礁區(見圖3),中油在2015、2016年,進行環境調查時,發現G1區呈現「沙埋」狀態(見圖4,紅圈處為儲槽興建地);值得注意的是,藻礁區的淤沙,屬自然現象,「沙來、沙往」會透過海流作用消退,而這些現象,早在三接施工前,就已出現。

 

▲圖3:外推示意圖。

 

曾文生也說,在數次環評中,整體開發面積,已逐步縮小,從原先的232公頃,一路縮減至23公頃,「對於這個地方的生態,我們尊重,政府是願意保護的。」

 

▲圖4:該照片拍攝時間為2016年12月14日,當時G1區呈現「沙埋」狀態,紅圈處為儲槽興建地。

 

三、若三接工程喊停、另覓地點,有何影響?

 

曾文生直言,若三接工程喊停、另覓地點,「對國內能源供應的衝擊,會非常大!」在三接未完工的情況下,大潭電廠8、9號機組,將無法增加發電,「每年會影響137億度的供電,如果是用燃煤機組來發電(137億度),大概要500萬噸的煤。」

 

「護藻礁的團體,他們主張反核、護藻礁,也要減煤。」曾文生認為,如果大家方向一致,就該討論具體解方;現階段,包括非核、減煤、護藻礁,政府都很努力在做,想達成這3個目標,現行方案,是可行的。

 

四、台北港是更合適的地點,4年就能完工?

 

曾文生透露,當初中油在選址時,曾針對將三接移至台北港一事,詢問過新北市政府意見,但「兩次都被打回票,明確不同意(見圖5、圖6,新北市政府公文)。」

 

 

▲圖5:新北市政府2017年11月8日函覆經濟部電子公文內容。

 

▲圖6:新北市政府2018年5月30日函覆經濟部電子公文內容。

 

「台北港最適合蓋三接,只要4年就可完成。這個說法,實在是大有問題。」曾文生指出,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前環評委員鄭明修曾於《大自然年刊》(2019年、第142期)發表文章,稱樂觀估計,在既有土地上興建儲槽,工期約須4至5年。

 

對此,曾文生強調,鄭明修的看法,只是整體工期的3分之1,「如果我們選台北港,那是新的地點,要先鑽探、做環評,光是這些作業,可能要3年;之後,興建防波堤、圍堤造地、興建碼頭,就要4年;再來,興建儲槽、管線設備等,也是4年,我們算了半天,總共要11年的時間(見圖7)。」

 

 

▲圖7:若三接移至台北港,工期估計約須11年。

 

「如果從通過環評(2018年)起算,我們全部重新來過(指三接移至台北港),到三接可以送天然氣,要2029年;所以,台北港這個選項,在時間上,真的有困難。」曾文生說。

 

五、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恐使減碳效益不如預期?

 

曾文生引述國際能源署(IEA)資料指出,全球甲烷排放量中,有6成是人為排放,4成為自然排放;人為排放中,4分之1是農業活動,能源相關排放,略低於農業,而能源排放中,煤、油、氣,僅各占3分之1,且台灣的甲烷排放量,只占整體溫室氣體約1.5%左右。

 

台灣因甲烷自產量少,所以來自能源部門的甲烷排放相對較少,僅8.2%,遠低於環境部門(51.2%)、農業部門(31.4%)。曾文生認為,主要成分為甲烷的天然氣,可以取代其他汙染更嚴重的燃料,且燃燒時的碳排放也較低,預期未來幾十年間,將扮演能源轉型過程中的要角。

 

 

六、如何看待公投訴求?

 

公投主文寫道,「您是否同意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即北起觀音溪出海口,南至新屋溪出海口之海岸,及由上述海岸最低潮線往外平行延伸5公里之海域)」

 

對於這段文字,曾文生表示,環團的認知是,「從最低潮線往外平行延伸5公里的海域,都是藻礁分布區,但,答案不是這樣。」即使環團引述1份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的碩士論文,來支持其論點,不過,該研究採取的方式,是用側掃聲納資料進行推論,且推論地點,也非大潭,而是白玉藻礁區。

 

「我們要澄清,藻礁所在的範圍,並非公投主文所寫的,因為海岸線不是平整的,所以從堤頭,往外延伸1.2公里以外,就不是完整的藻礁區,而是破碎化的;為此,我們還委託中央大學地科院,做高解析度的地質分析。」曾文生解釋。

 

他也強調,「如果國人(透過公投)選擇不讓三接盡快接上來,那就會有一段時間,不但燃煤(發電)不能減少,還有增加的可能性。」

 

訪談最後,曾文生有感而發地說,並非所有環團,都不支持現行三接方案,只是在溝通過程中,科學論證的「論說文」,似乎輸給了訴諸情感的「抒情文」;但,站在經濟部的立場,「我們只能很紮實的,找出科學證據,一個一個拿出來講,用容易讓民眾了解的方式,傳遞出去。」

 

延伸閱讀:藻礁、綠能轉型只能二選一?支持藻礁公投 = 支持國民黨重啟核四?中油三接案爭議一文看懂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